第(1/3)页 翰林院。 作为朝堂最清贵的衙门,官署内外包括匾额楹柱,都透着浓浓的书卷气。 进士之身是多少读书人求而不得,每届科举殿试,唯有最卓越的那几个人能进入翰林院清修。 非翰林不入内阁,这里面其貌不扬的士大夫,或许就是未来的内阁首辅,俗称宰相。 砰! 几个翰林将狼毫笔甩在案桌,推开金色卷轴,义愤填膺: “这诰书撰拟不了,有违礼制!” 一个太监作揖道: “这是宗人府的意思,贾百户缉捕祸国反贼,铲除宗室毒瘤,应该重赏。” “绝不撰诰书!”翰林语气坚决。 七品封号终究只是敕命,现在竟然要册封五品诰命? 简直荒唐! 太监摇头苦笑。 首先是锦衣卫衙门太特殊了,不领朝堂荣衔虚职,内部有升贬考核,不受内阁吏部掣肘。 这便导致锦衣卫立功,朝堂向来册封其母、其妻为命妇,命妇品级视功劳而定。 原本手续简单,可贾百户的情况又太复杂。 年仅十七岁,未娶妻很正常,但他是庶出! 倘若朝廷赏赐其嫡母,那不是恩泽,是变相使坏,让贾百户心中有怨。 但赏赐生母,又违背礼制。 可有功不赏,怎么激励锦衣卫向皇权誓死效命?况且还立下大功! “请回。”翰林态度强硬。 陡然。 廊道响起沉重的脚步声,一个身着红色蟒爪官袍的老太监负手走来。 “见过魏公公!” 几个翰林赶紧作揖行礼。 这位可是随堂太监,在司礼监的权势能排进前八! “参见魏公公。”宗人府内侍扑通跪地。 魏随堂丢下一句话就离开了: “万岁爷说了,赤胆忠心,以为社稷,有功该赏。” 翰林们垂头丧气。 帝王口含天宪,他们不敢再坚持。 最多最多五品诰命,否则整个翰林院都要上书闹腾。 宗人府内侍告辞离去。 上达天听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