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合作前的详谈-《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第(1/3)页

    山西太原府的“晋风楼”三楼雅间,雕花木窗半开着。

    窗外飘进的风里裹着淡淡的煤烟味,这是太原城独有的气息,毕竟半个城的人都靠煤吃饭。

    雅间里摆着一张酸枝木八仙桌,桌上已经布了四碟小菜;

    平遥牛肉切得薄片,沾着蒜泥;

    醋泡花生颗颗饱满,还有一盘凉拌莜面,淋着红亮亮的辣椒油;

    最边上是碟煤炉烤的芝麻烧饼,热气还在往上冒。

    八仙桌周围坐了七个人,五个是山西本地的煤矿老板,还有两个是“东北富商林景堂”的随从。

    林景堂坐在主位左手边,一身藏青色绸缎长袍,领口袖口滚着银线,腰间系着块成色不错的和田玉牌,手指上戴着个翡翠扳指。

    这些行头都是锦衣卫从京城当铺里挑的,既显富贵,又不张扬,正符合关外大商人的气派。

    他刚抿了口山西老陈醋泡的茶,眉头微微皱了下,又很快舒展开。

    带着点关外腔开口:“诸位老板,咱直来直去,不绕弯子。

    这次来山西,是要给东北二十多个驿站、还有三个铁匠营采冬煤,少说也得五千石。

    你们报的价,比朝廷煤矿低两成,可这煤质,能跟朝廷的比吗?”

    坐在林景堂对面的王老板,是个急性子,脸膛被煤烟熏得黝黑。

    一开口就带着火性:“林老板这话就见外了!

    咱山西的煤,哪点差了?

    你看城外的新矿,刚出的‘明煤’,乌黑发亮,捏在手里都不掉渣,烧起来火苗子能窜三尺高,不比朝廷的煤差!”

    他说着就从怀里掏出块煤样,往桌上一放,煤块棱角分明,表面泛着油光,看着确实不错。

    林景堂没去碰那煤样,反而转头对身后的随从说:“小李,把咱带来的煤样拿出来,让诸位老板瞧瞧。”

    叫小李的随从赶紧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个木盒,打开来,里面是块黑中带点灰的煤。

    看着比王老板的煤颜色浅些,也没那么亮。

    王老板一看就笑了:“林老板,这就是朝廷的煤?看着还没咱的煤结实呢,怕不是烧半道就灭了?”

    其他老板也跟着附和,李老板摸着山羊胡笑道:“林老板,不是咱吹,朝廷煤矿的煤,也就是仗着有火车运,论实在,还得是咱私矿的。

    您想啊,五千石煤,要是用咱的,能省不少银子,这银子揣兜里不香吗?”

    林景堂却不急,拿起朝廷的煤样,用指甲划了道印,又拿起王老板的煤样划了划,然后对小李说:“去把那小炉子点上,咱现场试试。”

    雅间角落里本来就有个小煤炉,是用来温酒的,小李赶紧添了点柴火,把两块煤样分别敲碎,放进两个小陶盆里,架在炉上。

    没一会儿,王老板的煤样先冒起了黑烟,呛得赵老板咳嗽了两声:“哎哟,这烟咋这么大?要是在驿站里烧,不得把人呛出毛病来?”

    王老板脸一红,辩解道:“新煤都这样,烧一会儿就好了,烟大说明劲头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