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于北边的清、辽、金三国,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在粮草上的问题,比赵国还大、 这么一圈子下来, 曾经的六国联军, 如今, 没有一个能施以援手。 无奈, 魏国使臣只能前往晋国,希望晋国能帮忙。 明白唇亡齿寒的晋国,很快便同意出兵,同时也表明会支援大量粮草,希望乾国和赵国,也能出兵相助。 很快, 几家意见达成一致。 只不过, 这一次的联军主帅,说什么也不同意让魏协担任。 毕竟前面百万大军还打输的场面历历在目。 经过四国的一直讨论, 最后由晋军主帅担任。 然而, 正当几路援军,相继开始南下的时候,却忽然传来消息,赵国大军在延津渡河时,遭遇楚军奇袭全军覆没。 接着楚军大举北上,直接围困了邺城,兵锋直指邯郸。 突如其来的变故,直接让四国都愣住了。 按照先前细作打探到的消息,都表明了韩子安的目标是大梁城,结果楚军沿着黄河一路西进后,并没有在南岸停靠,而是登陆了北岸,并截击了赵国的部队。 就在几国还在错愕之时, 再次有消息传来, 楚军轻骑昼夜不停,奔袭千里,直抵壶关,堵死了晋军支援的路线。 晋国和赵国,中间隔了一个太行山脉。 山脉中间, 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通过, 那便是壶关。 壶关依托太行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本来楚军是不可能轻易拿下的。 但偏偏, 这里的守军, 一般都是防备来自晋国方向,对赵国腹地的方向没有任何防备,结果就这样轻易被楚军破了关。 而且, 因为壶关被楚军占领, 可以说彻底堵死了晋军支援了路线。 除非说晋军向北,绕过太行山再往南,但这么走平白无故要多绕上千里的路程不说,粮道也是一个问题。 无奈之下, 晋国只能退而求其次, 向南走, 过箕关入河内, 接着从这里过河,经虎牢关支援魏国。 但这样一来, 赵国的援军便彻底断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 从目前的局势判断, 韩子安的真正目的,也不是魏国,而是赵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