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魏国凭借强大的军队,不断的南征北讨,开疆拓土,更是一度打的晋国都抬不起头,只能龟缩的山西之中不敢露头。 向东,更是吞并中山,打的齐国割地求和。 然而...... 魏国的强盛, 自然也引来了周边国家的敌意。 尤其是, 魏国本身的地理位置,就处在四战之地,无险可守。 在不断开疆拓土的过程中,魏国同样也树敌无数,最终在周边国家的连续袭扰后,随着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两场大败,魏国从此便一蹶不振。 中间, 虽然也出现过一些雄主, 试图挽救国运, 奈何, 都碍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最终收效甚微。 哪怕是魏豹,也拼尽了全力,却依旧无法挽救魏国的国运。 包括魏协,论军事指挥能力,放眼天下也绝对是第一档的存在,奈何偏偏遇上了克星。 就好像秦朝末年的章邯, 作为秦国最后的名将, 其实原本有机会挽救秦国的国祚。 一度更是打的六国抬不起头。 但偏偏, 他就遇到了项羽和韩信。 作为当世军事能力绝对能排进前三的人,就打不过前面两个,然后被那两人轮流暴揍,最终自杀身死。 当攻破了魏国最后的城池后, 韩子安也以帝王之礼,将魏豹厚葬。 同时, 随着赵国、魏国、乾国的相继灭亡,也意味着楚国的疆域,不但已经完全占据了中原地区,更是向北延伸到了燕云十六州。 这天下, 毫不夸张的说, 楚国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二。 不过, 在覆灭魏国后, 韩子安并没有着急进攻。 毕竟经过了这一年多的战争, 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 哪怕有在丰厚的奖赏,也得考虑一下体力槽的问题。 而且打下这么大的地方, 总得用时间去消化。 因此, 后面两年, 韩子安都没有在发动战争。 而是逐步推进变法的政策,将打下来的地方,进行语言、文字、度量衡的统一。 直到夏历1227年,春。 经过一坤年的修整, 感觉时机成熟的韩子安,展开了对北境三国的进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