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局域网-《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第(3/3)页

    唯一让他不好把握的就是现在芯片的速度问题,这些约束他的发挥,但是正式基于第一代芯片的开发,他才能够从基础出发,反而对网络通信会更为基础和深入。

    一通讲解,二人对网络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

    “小张,你重点考虑网络层如何构建。解放,你先熟悉九州互联v1.0的硬件结构,重点联系电缆厂。

    如果他们不知道如何生产特征阻抗电缆,伱就把电缆参数告诉他们,然后告诉他们如何测试阻抗。不行就也给他们提供一套电桥,记得要收费”。

    二人离开后,李国成把刚才随手勾画的草稿收起来,在脑海里开始构建网络芯片。

    考虑到国家的实际情况,103型主板暂时不想大动,尽量进行局部修改就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这样就可以剩下升级主机的钱。

    485芯片与cpu连接是并口总线,对外是串行差分总线,特征阻抗是150欧姆。主板上总共预留了两路485。

    正好可以pintopin替换,485芯片上预留管脚在主板上飞线连接一个12v电压,就可以输出±12v的差分输出,可以传输更远的距离。

    新的芯片可以参考后世can2.0协议,但是需要修改,帧头、帧尾、仲裁可以保留,但是数据不能是8字节,修改为最大可以128字节。

    这样电压调高,可以抵抗长距离电压衰减,数据帧变长,保证有效速率。

    数据速率暂定为500kbps,比他们50kbps更优秀。

    李国成最大的信心是,全世界在80年代才意识到信号完整性、电磁干扰,但是我们在当前的设计都已经考虑。

    对外接口芯片都内置了静电防护电路,电路板设计已经考虑信号完整性和阻抗匹配,在整机设计上已经考虑emc。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求评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