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冰场初遇-《徐徐诱之》


    第(1/3)页

    第5章  冰场初遇

    奉九和同学乌媚兰正在四平街闲逛,自从二二年起,民国的教育部开始执行“美国六三三学制”,也就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她们现在都是高中三年的学生,但年龄只有十六岁。

    这个年代,正是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的年代,中国社会对于让女子受教育的态度更是无法统一,奉九和媚兰这样的名门闺秀,都是从小在自家族里的私塾上学;象这种开明人家的私塾开设的课程,除了必有的汉语课外,还有英文课和数学课,待长到十二岁,才到正规中学上学。

    通常学生们会先参加一个入学试,测试结果证明奉九和媚兰的文化水平都可以直接上初三,她们在班级里相遇了,一见如故,已在一起四年了。

    她们每周还一起上钢琴课,由一位法国女钢琴家授课,顺便练习法语。

    现在学校放寒假,钢琴课也从以往的下午四点半提前到了上午十点,下了课,俩人就由乌家的司机护送着到四平街逛街。

    离着故宫不远的四平街是中国最早的步行街,历史悠久,成型于明朝,呈井字型,依照“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修建而成,两边的商铺鳞次栉比,包罗万象,是整个北方最繁华的商业街,连北平的商业街也没这么有人气儿的。

    街上熙来攘往,做生意的人卖力招呼客人的声音不绝于耳,来来往往的人,除了中国人和一些西洋人外,更多的,就是穿着和服的日本女子了,她们大多矮矮小小,但神情倨傲,趿拉着木屐鞋,得意洋洋地敲击着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旁边跟着点头哈腰一溜小跑的通译,陪着这些驻奉天的或是日本领事馆的亲属,或是日本商人的太太们进进出出各个首饰铺、西服店、绸缎铺和日式料理店。

    奉九和媚兰愤怒又无奈地看了几眼,干脆躲进一家新式书店眼不见为净。

    盘桓了小半天,一人买了几本小说,奉九多买了几本辞典,乌家的司机抱着书和其他小玩意儿送回停在东出口的汽车里去了。

    她俩挎着胳膊一边慢慢走一边说着闲话,眼睛还溜着两边的铺子,俩人今年都十六岁,都未定亲,女孩子家里富足,又没成亲,那这段岁月,可说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了。

    没一会儿的功夫,俩人拐进相熟的皮货店,奉九一眼相中了一顶浅灰色的水貂皮帽子,打算送给过一阵子过生日的大姐——大姐奉琳在北平读大学;媚兰受了启发,干脆也给自己一个月后过生辰的母亲买下一件黑色水貂皮大衣,看这两位小姐买衣物付帐的利落劲儿,喜得皮货店老板直搓手,心情可真是如同艳阳高照。

    媚兰家是开绸缎庄的,重点做东三省富人生意,“老天合”绸缎庄在全国都赫赫有名。

    “要说做工,还得咱自己的裁缝,看看,锁边、绗线多精细。”奉九翻来覆去地看着这顶帽子,满意地说。

    “可不,老毛子那手艺,还是不成。”媚兰表示认同。

    一顶貂皮帽子就价格不菲,更不用提那件毛色发亮毫无瑕疵的貂皮大衣,皮货店老板把帽子打包,媚兰则熟练地报出母亲的身材尺码,留待老板对衣服做进一步的调整后再送上门。

    逛了这么长时间的街自然有点口渴,她俩又进了“雪酪坊”冰点店打算吃点凉快的解解馋:在家里,有长辈们管着,冬天吃冰是万万不行的。

    还没进店,她们已被一个年轻男子盯上了。

    这男子眼窝颇深,眉骨略低,发型是时髦的背头,发蜡梳得头发乌黑油亮,一件灰色开司米大米,黑色长围巾,同色pp羊毛礼帽放在右手边,肤色也是微黑,正坐在靠窗的位置,翘着脚似乎在等什么人。

    两个女孩子,都是最好的年华,都长得很美,一个高挑清雅,一个娇小玲珑,但比较着看起来,高挑的似乎更美,性格也更活泼强势。

    他打广东来,这是头一次到北方来找好友相聚,顺带着检视一下家族在东北的生意。一路看惯了南方佳丽的婉约娇媚,北地胭脂的健美豪爽,却在奉天发现了这个比江南最秀美的女子还要清雅的北方女孩儿,自然勾起了浓浓的兴趣。

    他本也是个风流性子,却谈不上下流。

    看着女孩子年纪颇小,衣饰也很是简素,有一股浓浓的学生气,但衣料质地上乘,样式简约大方,一看就是家境极好的。

    店里人并不多,都是年轻人——年纪大的人肠胃普遍转弱,不能干这么不养生的事儿——不论男女都是衣冠楚楚。也是,能有这个闲钱在大冬天吃冰的,怎么可能是囊中羞涩之徒。

    穷人家最怕冬天:烧煤做饭取暖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衣不够暖,饭也吃不饱,哪能有这等闲情雅致在冬天吃冰。

    他看着两个女孩坐下,穿着黑色高领毛衣、白色西裤,显得很西洋做派的侍应生走上前去问好,一手背在身后恭敬地请她们点餐。

    等佳人点好了餐,他也借着机会走上前去,跟两位女孩子问好搭讪。

    奉九和媚兰逛街,总有两家的下人轮流跟随保护,乌府的司机只是还没回来罢了。

    奉九当然不担心她们碰到了登徒子,毕竟被拦住索要姓名住址这种事情,简直就是新式女学生必须要面对的功课。

    奉九对面前这位英俊的男人客客气气地表示了不想有任何交集的意思,媚兰照例没说话,只是眨着大眼睛在一旁看热闹。

    包不屈不以为忤——女孩子嘛,矜持一下总是要的。

    他给两位小姑娘道歉,落落大方地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反正隔着的距离不远,一点也不耽误他继续欣赏美女。

    媚兰背对着包不屈,奉九却是正对着他。

    奉九看年轻男子面前摆着一碗冰沙,却并不吃,只含笑望着她,不免有了些微微的羞恼。

    媚兰倾过身子小声说:“长得还挺英俊的。”

    奉九轻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她们唐家,最不缺的就是美男子了,除了英俊帅气的爹和大哥,还有各位叔叔、堂兄,都是容貌出色的人物,二堂兄唐奉允甚至还是现今鼎鼎有名的电影明星呢。

    但那又怎样,人面兽心的有,绣枕头一肚子草包的有,只余下寥寥几个还算不错。

    大家族是非多,奉九从小浸淫在这样的环境里,对男人这种生物充满了悲观的情绪。

    待得两人点的甜品上了桌,奉九也顾不得那个男子投射来的目光了。

    媚兰要的是店里的招牌冰点——“枫雪酪”,浓稠厚重的酸奶浇上了一层闪着光的深褐色枫,让人垂涎;奉九的则是“马迭尔奶油冰棍”,产自哈尔滨中央大街著名的马迭尔冰点店,据说是一位从德国来的犹太人开的店,鹅绒黄色的冰棍没什么俏的外表,方方正正的,但味道却是扎扎实实的浓郁美味,甜而不腻,冰中带香。

    两人相视一笑,媚兰拿起小银匙吃了起来。奉九最是得意马迭尔这个味道,一到冬天非吃不可,现在可算含到嘴巴里,大眼睛美得都眯了起来,看得出是无比的舒畅。

    包不屈看着奉九吃着冰棍,那原本就水润的唇瓣被冰一刺激,愈发显得唇色鲜红欲滴,不禁垂了眼,不敢再看。

    待看到她们吃完了各自的冰点,也不多要,结了帐起身欲走,他还是再次走上前去。

    “鄙人包不屈,来自广州,今日得见二位小姐,有心想交个朋友,敢问姑娘芳名?”

    他也是个留洋派,能说出这样的话,实属不易。

    媚兰没说话,又用她那波光潋滟的大眼睛看着他。

    包不屈冲她一笑,目光还是转回到了奉九身上。

    奉九扬扬眉,“你叫包不屈?”

    “正是。”包不屈笑眯眯地盯着面前的女孩儿。

    近看就发现她一张灵秀大气的鹅蛋脸儿上,五官无一不生得好,搭配得更是好,加之肌肤雪腻,吹弹得破,小小年纪,已有绝代佳人之姿。

    但最勾人的,却是灵动的眼眸深处那一抹狡黠,捉摸不定,让人徒增……占有之欲。

    他祖籍广东,“小巷包家”称得上是名门望族:从明朝海运以来,跟番邦通商走在了前头,一直是最重要的皇商。

    在南洋甚至美国,包家子孙繁衍生息,形成了繁杂巨大的势力,渗透进各行各业,保不齐在哪儿遇到的人,就跟他们包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知道你兄长是谁。”奉九也笑眯眯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