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中原大战-《徐徐诱之》
第(2/3)页
奉九听说丈夫骤然间同时成为两个敌对阵营的副总司令,真真正正的“脚踩两条船”,不禁哭笑不得,连连摇头,也越发为他担心。
此时,南京方面派来重量级人物张岳军,此人是众多宁军将领留学日本军校时的同窗好友,人品颇受赞誉,与宁铮一见如故,经过多次谈判,宁铮心中的天平似有渐向南京方面倾斜的意思。
但奉方并不急于做出选择,为了避开聒噪不休的游说代表,宁铮干脆在七月份带着妻女去了北戴河避暑。
没想到,双方代表十分敬业地如影随形而至,照样不得清闲,到后来宁铮甚至不得不下令封闭了宁家私人海滩,并派众多卫队亲兵严防死守,这才得以和太太、女儿偷得浮生半日闲。
北戴河上午九十点,海水的温度刚刚好。
宁铮抱着芽芽,奉九跟在身边,一家三口都没在齐奉九腰深的海水里。宁铮轻轻放手,随即沉入水里,身穿鲜红色分体儿童泳衣的芽芽不畏不惧地跟着父亲一起下沉,马上睁开了看起来变得蓝汪汪的大眼,紧着扑腾藕节一般的小胖胳膊小胖腿儿,没一会儿又自在地浮了上去,硬是不沉底儿也不呛水。
宁铮和奉九大乐,小娃儿胆子大得很,夫妻俩轮流抱着芽芽,一会儿让她翻着胖肚皮仰颏儿游,一会儿又教她分别摆动手脚地游,乱七八糟瞎指导了一顿。
芽芽不耐烦了,绷着小胖脸从父亲手里挣脱,一猛子扎进了海里,慌得夫妻俩赶紧跟着下去,却看到水下的芽芽抿嘴直乐,嘴边咕嘟咕嘟的气泡一串串直升上去,于是夫妻俩也憋着笑,一边一个,牵着她的小手在蔚蓝色纯净如水晶般的海水里,悠悠哉哉地游了好一会儿才冒出头来。
不过,最先憋不住冒头的居然是奉九而不是芽芽,这可把宁铮得意坏了——看看,不服不行吧,来自父亲的运动基因就是这么强大。
如此悠闲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天不从人愿。
民国十九年阳历八月二日,奉天省西部突降暴雨,持续了整整四天四夜,引发了辽西地区百年未遇的洪灾。
辽西地势低洼,雨水导致山洪爆发,河流泛滥,堤防溃决。
据奉天水灾急赈会统计,不到十天的功夫,灾民已逾四十五万名,淹毙人口达两千六百多名,这还是初步统计,不包括灾后因疫病和饥饿死亡的灾民人数。被暴雨冲刷过的田地,高粱、谷豆等主要作物绝收。
更糟糕的是,洪水过后,上万亩良田被厚厚的泥沙覆盖,几年内都无法耕种,灾民几无生存之本。
暴雨也冲垮了铁轨,京奉铁路被冲断,诸多奉方高级官员都滞留外地,无法回来主持赈灾工作。
恰好在暴雨开始前,奉九不得不带着芽芽回奉,给父亲庆祝六十七周岁的小寿——宁铮是不能随便回去了,他现在一动,身后几十号双方代表也跟着动,实在受不住。
原本奉九想着给父亲过完寿诞就立刻返回北戴河,但谁曾想到“下雨天 留客天”,奉九当然不是客,但此时身在奉天并能主持大局的,真还就只剩她一个了。
于是奉九在与宁铮通过电话商议后,决定坐镇家中,代夫召集各机关团体首脑、工商金融界人士及社会名流,专门成立了“辽西水灾协赈会”,会上推举正好也身在奉天的宁铖为总干事,朱秀卿、邹希古等为干事,拟定简章,下设庶务、交际、文牍等股,同时聘请吴幼权、林燕来等十一人为常务干事。
拉这么多人入会,当然是有“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干活”的考量。
作为协赈会发起人,奉九率先表示捐款十万,并承担了会内筹办的一切开支。
除了监督、指导政府工作人员常规赈灾工作外,奉九开始利用多种手段募捐。“协赈会”积极广泛的宣传活动使得广大民众对水灾的灾难性后果有了充分了解,于是开始自发捐款捐物,救助灾民。
奉九忙完协会成立事宜,转念又一想,去年年底,她曾随宁铮去过一次南京,江夫人还把她请到了自己母亲的家里——也就是出了著名的“宋氏三姐妹”的宋家。
宋夫人一见举止娴雅、年轻貌美的奉九就非常中意,好说歹说下,奉九到底不好意思,只能破了例,认了宋夫人做干妈。
江夫人也就成了奉九的干姐姐,顺带的,江夫人的大姐——号称中国头号财神爷的财务部长孔先生的夫人,二姐——国父孙先生遗孀,也都对她抱有好感,奉九由此在全国的知名度也进一步扩大。那次南京之行,着实结交了不少权贵夫人。
奉九琢磨着,这些夫人都是有能力又有影响力的,是不是也可以试着请她们帮忙捐款呢?于是她又开始向各地通电乞赈。
全国各地的权贵夫人收到东三省宁夫人的通电,自然不能怠慢,纷纷慷慨解囊向辽西水灾协赈会捐款:除了江夫人、孔夫人和孙夫人,还有何成夫人、孙科夫人、梁维钧夫人……都捐献了不菲的救灾款。
不仅如此,她甚至没告诉宁铮一声,就自作主张地坐着汽车一路颠簸地去了辽西,遇到前面无路可走时,她干脆换了坐骑——骑着毛驴接着视察下面村落的受灾情况。
这个举动大大地感染了东三省的百姓,当林燕来的《北方时报》刊登出一身朴素服装的奉九站在毛驴旁,握住一位灾民老太太的手的照片时,无数人被感动了,捐款数目又一次迎来了高峰。
奉九从辽西回来,想起在途中受到的启发,决定办一个国宝展:帅府向来不缺代表古代文化最高水平的宋元明清书画,再加上自己收藏的众多缂丝作品,办个品类齐全的文化展览应该不难。一来奉天百姓可以欣赏这些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二来可以通过门票进项赈灾,一举两得。
经过几天的周密筹划,奉九选在自己的母校——同泽女中篮球馆办起了“宁氏家藏宋明清书画展暨明清缂丝展”。
这次赈灾展,未办已先轰动:彼时中国很少有什么博物馆,所有的名人字画基本都是私人收藏,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一次性地观赏到这么多文化瑰宝——虽说普通门票一元,学生军人门票四毛钱的价格并不低——但看到宣传海报上说有宁司令收藏的《王大令舍内帖》、滕昌佑的《蝶禽鱼图》和宋刻《孟子》,只此三样稀世奇珍,已引得有识之士雀跃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