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宋敏求那里回来之后,他就把自己锁在福宁殿里,不肯接见任何人。 与他亲近的宫人,其实早就猜到赵祯在做什么——他在阅读李宁寄来的信件。 在这封信件当中,李宁提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要求,海关。 在市舶司的提议被否决之后,必须有一个机构站出来承担海关的职责,至少要把检疫检验这一块抓起来,不能允许古代的那些病菌们靠近皇宋的子民,毕竟后来有一种西方学说认为,美洲的那些印第安人之所以会接近灭绝,正是因为欧洲人为他们带去了太多的病毒。 且不说这种学说,是不是西方人在为自己残忍的屠杀行为进行遮掩——毕竟黄种人被认为在抵抗鼠疫等细菌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而印第安种群很有可能与东亚的黄种人属于同一个来源所以,他们的免疫能力可能和东亚人相差无几,这让病毒之说有些站不住脚——李宁都务实的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赵祯认为这样的措施非常必要,且不说要到1300年前的蛮荒之地去,就连皇宋殿内的荆湖两广,也被认为是充满了瘴疠之气的地方。 只是当他阅读的李宁的某些构想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海关猫……这个李某人……” 所谓的海关猫,是在光幕附近放养大量的猫咪。现在李宁就已经开始悬赏采购各种猫龄的喵星人,甚至他还建议皇帝也开始养猫,以避免皇宫之中出现通过老鼠传播的疫情。 皇帝赵祯知道,那个偏僻荒野里的村夫,肯定不知道皇宫的库房里从来不缺猫。 只是他也很想见识一下,来自1300年前,那个叫做小亚西亚的地方的猫,与皇宋帝国的猫有什么区别? 于是,他直接给李宁下达了一道内降指挥,即不需要中书门下核准的圣旨——当然这样的圣旨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事关国家大事,臣子一般都会选择拒不执行,但他只是索要几只猫而已,李宁那个山野村夫应该不会拒绝。 而这到内江指挥上路的时候,很多的理念要求当中的人才,也都踏上了前往福建的道路。 就连某位先生也告别李咨,启程南下,准备一探李宁之究竟。 “伯雅兄,此去经年,你我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唉,我也正有此感叹,你看我连棺材都带上了。” 李咨往旁边一瞅,果然看到了一幅上好的楠木棺材。 “看来先生聚徒讲学赚了不少钱啊。” “枢密笑话了。家里奴仆造反时,我便是用此物给自己壮胆,才有了……” 说到这里,他的话语突然停住。 李咨好奇的追问:“有了什么?” “唉……”伯雅先生叹息一声,“罢了罢了,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而英雄又难觅孙仲谋处。枢密,别忘了你我之间的约定。” “咱们约定有很多,你是指哪个?” “自然是不才家里的事情,倘若有一天需要朝廷出手,还望枢密能登高一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