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事情很重要吗?与您的身体相比,他绝对不是件重要的事情,所以您还是快去治病吧。” “不,你就想让我离开这里,我一定要得到准确的答案。” “您是认真的吗?就为了这点小事?” “我不认为这些小事,我的士兵们也同意我的观点。事实上我们都很赞赏这个英雄壮举,如果英雄不站出那个称颂的话,我想不通我的士兵们将用什么样的话语来激励自己的士气。” “我明白了国王陛下,那我就为您简明扼要的介绍一下那天的经历。” 李宁挪到亚历山大的旁边,扶着他的肩膀,观察了他已经十分苍白的脸色,然后大声向周围的士兵们呼喊着,“白板和我一同面对敌人尖锐长矛的伙伴们,你们有资格倾听我的故事,并让他发扬光大,传到每一个敌人的耳中,让他们颤抖让他们恐惧,让他们在我们到来之前就做好投降的一切准备。” 李宁知道亚历山大向来喜欢弄些神秘的东西贴在自己身上,以便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但李宁在他的面前不能模仿这样的措施,不过他又不想让朋友在此时失望,因此便拿出自己传销一般的忽悠本领,将周围的氛围点燃。 而事实上,他的这番霸气演讲提到的可不是传销的作用,恰恰相反。在亚历山大等人看来,一个英雄有资格这样说,而一个有本事的人,更有资格这么说。 如果一个懦夫说这些番激扬慷慨的言论,那么人们会怀疑他在撒谎,但如果换成别人,恐怕就不会了。 因此许多方阵步兵都赶来倾听,李宁讲述自己的故事,就连他的学生们也纷纷出现在周围。 这些人并没能和李宁一起踏上那条危险的道路,而是跟随亚历山大一起通过法瑟里斯的大陆前来佩尔格与他们会合。 其中聪明但年龄尚小的章楶,在行军的过程当中伸手亚历山大,喜欢小孩子的语言天赋虽然不高,但这个年纪恰恰就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之一,因此他对希腊语的掌握还是比较快的。 虽然离开格拉尼卡斯的时间并不长,但小家伙已经可以和大部分希腊人交流,当然希腊语的方言现象比较严重,这是他短时间内无法适应的,尤其是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地区已经知名多年,这里的方言种类之多,就连希腊人都不能完全适应,更何况一个刚刚来到这里的小孩子。 所以亚历山大在和他交流的时候,经常十分照顾他的语言问题,只可惜亚历山大的年龄稍微偏大,在学习汉语的时候遇到了不少困难,要不然双方或许可以互换语种的进行交流和争辩。 可惜的是李宁在演说的时候并不会照顾他这一点,他没有这个习惯,因为在他面临这群人的时候,通常只会使用汉语。当他面临另外一些人的时候,希腊语又是他唯一的选择,所以这种习惯他养不出来。 因此他的演说,尤其是面对亚历山大布线的演说,只可能使用他所熟悉的希腊语,而他的希腊语,其实和方言也没有多少区别了,那是来自21世纪的希腊语与这个时空的希腊语进行了杂交。其结果当然是给自家人造成了不小问题。 在那些来自马驹岭王国的士兵们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听的有滋有味,因为李宁的描述实在是太过诱人了。 “你们知道北风呼啸的时候,我们会被吹成什么样子吗?有些人认为自己在海上漂泊过,面对过北风的考验,但你们肯定没有面临过北风和大山同时到来的情况,因为山势的陡峭冲击的方向,这样北风就会吹得更加猛烈,这个过程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 希腊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即便是北边的马其顿,也有很多人体验过这一点,虽然他们描述这个变化的时候,不见得会使用一样的言辞,但相同的感受会在彼此心中很快形成共鸣。 因此在场的许多人都复合起来。但也有人在慢慢的摇着头,恐怕还是在认为海风带来的威胁才更大。 “我希望你们注意的一点是,那一天我们面临着另外一个考验,就是随时都有可能改变的天气,一旦那呼啸的北风停止,海水会迅速的从退潮变为涨潮,然后推磨我们所行走的那条路他那时候完全那条路其实是不存在的,他淹没在完全可以把我们淹死的海水之下。” “我现在最庆幸的是那一天没有下雨,如果在风雨交加之下还妄图通过那条路的话,相信很多貌似鬼都得向这种更冒失的家伙送上敬仰的目光,然后感叹一句老子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逞能水平。” 周围的人传出一阵哈哈的笑声,但很快李宁就感受到了旁边的亚历山大在向他挤眉弄眼,并且还轻轻地用胳膊碰了碰他的腰肋之间。 虽然当着很多人的面,但这个亲密的动作因为他们搂在一起的缘故,应该是没有人觉察到的,毕竟两个病号之间相互一起充分的展现了两国之间的和平友好。 这对于很多有政治眼光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状态了。 但他们绝对不会想到的是亚历山大和李宁之间的关系,在亲密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两国的合作关系。 因此他们的支持语言完全有可能为了对方的个人利益而服务,尤其是在亚历山大主动向李宁提出要求的情况之下。 李宁知道亚历山大想要的是什么?因此,他悄无声息的改变了自己的叙述方式。 “其实那一天闪电是光顾过我们的头顶的,只是没有人觉察到罢了,晴空之下的霹雳,其突然和迅猛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那一刹那,我只感觉有人为我们赶走了海水,就像是有神灵在天上刻意帮助我们一般。” “真的吗?”有希腊士兵立刻疑惑的问了起来,他已经从他们的国王那里听到了无数关于神灵的故事,但是他从来都没有看到过,而这一次他又听到了,因此他十分想问一下这种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 这次李宁倒是不用亚历山大,在碰他的胳膊了,他们回答异常坚定,就像刚才亚历山大的药剂师腓力拒绝他的时候那样斩钉截铁。 “当然是真的。”李宁就差诅咒发誓了,但他觉得这样的回答已经足够让对方相信了,不过对于亚历山大来讲,仅仅是这几个字恐怕还不够,因此他又向李宁抛了个眼色,后者只好无奈的继续说道,“我当时停下来寻找天上的神知,不小心被湿滑的路面坑了一下,一脚摔到了地上,还好当时已经没有开水了,因此我的小妹儿才算捡回来,但却弄湿了身上的衣服,因此而着凉感冒,所以才有了这一场病,现在你们都看到了,我和同样着凉感冒的国王待在一起,你觉得我还有什么谎言吗?” 有些人立刻恍然大悟的哦了起来,毕竟从他们在格拉尼卡斯河畔看到李宁的身手之后,就一直认为这个家伙是不会轻易被打倒的,那么多的士兵跟随他走过那条危险的路,却偏偏只有他出现了状况,这其中必然早就有其他的原因存在,只是之前他们没有想到这些细节罢了。 聪明的人其实是很容易麻痹自己的,有的时候他们聪明的逻辑会让不完美的谎言变得非常完美。 而在十分民主的希腊,这种聪明其实到处都是。 因此李宁的话,看上去并没有太多逻辑支撑,更是缺乏真凭实据作为依托,但却得到了一群希腊人的认可,他们越发的认为自己这条漫无边际的征程是得到了神灵眷顾的,因此他们大可以继续放心大胆的前进。 但站在了一旁的那些宋朝人们,则完全和他们秉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这帮宋朝人来说简直就是圭臬一样的存在,因此,在他们从李宁那里听到神灵这件事情之后,有些想法就已经开始潜无声息的改变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对于李宁的观点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突变,其中一个重要的李宁看向亚历山大的眼神,实在是充满了诡异。 在这次讲述悄无声息的完成之后,亚历山大终于愿意跟随他的药剂师离开了,与此同时那些宋朝人也在希腊人散去之后汇聚到了李宁的周围,几个学生在长途奔波之后都已经显得非常疲劳,甚至已经有人离开了队伍返回格拉尼卡斯甚至泉州城治疗他们身上的疾病。 但剩下的人总体看上去精神状态还算可以,因为李宁平时对他们观察的极为仔细,但凡出现什么异常状况,都会托人把他们送回去,同时他也要感谢亚历山大一路上的照应和他那个稳妥的战略。 尤其是那稳妥的战略,充分的保证了后勤的稳固和前往后方的道路的安全。 不过他同时也很清楚,这些学生们对于亚历山大的为人处事恐怕还缺乏了解,因此,在学生没用,一个接一个的好奇眼神看向他的时候,这家伙主动向学生们交代了一切。 “其实我并没有看到什么神灵和我一起过来的,国朝士兵们都能为我证明这一点。” 这番话是用汉语说的,在场的所有宋朝人都听得明白,因此也发生了一阵唏嘘的声音,不过李宁没有让他们的这种异常持续太久,就摆摆手制止了他们,因为他不希望让希腊人看到这一切。 “我们的那位朋友亚历山大国王希望我为这次冒险增加一些色彩,以便让他的士兵们拥有更高的战斗力,这原本是小小手段,不值一提,可是,我必须要向你们强调一点,那就是这种冒险以后没有绝对的把握,绝对不能进行。”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那实在太危险了!” 李宁闭上眼睛,他抬起头来,沐浴着远方的太阳,小亚西亚的干燥和荒凉,反而在这个时候为他带来了一丝奇怪的温暖,或许是因为之前确实浸泡了海水的缘故,他身上的热乎劲儿早就被波塞冬抽走了,因此他迫切的需要这种温暖,让他重新获得生命的活力。 但这毕竟是在冬天,即便是在小亚西亚这种低纬度的地区,想也不给他带来太多的温暖,因此,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身上的衣服然后周围的学生们做出了最后的叮嘱。 “你们知道吗?当我踏上那条湿滑泥泞的路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一个艰难困苦的征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所有人都活了下来,像我看到的历史书那样,没有损失一个人,这让我感到震惊,也让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但我再也不希望类似的事情出现了,没有人愿意拿伙伴的命去冒险,但我却这样做了,这是愚蠢的,危险的不负责任的,虽然我们是为了大众的利益,但如果能够用更好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我绝对不会再带领你们走上这条危险的路。” 这一篇长篇大论下面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陷入到了惊叹之中,从来没有一个上官愿意用这样的心态和语气和他们说话,并把这样的道理讲给他们听,虽然宋朝的士大夫们,每一个人都是谦谦君子,这其中贪官物理也不少,但至少在表面上,他们确实是千千君子。但是,他们也是讲究官威的,所谓的御下之道就是他们自己忽悠出来的一门学问。 不过当他们慢慢思考并且反映出李宁要表达的意思之后,很快他们就会理您的这种思想,而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温暖,因为李宁已经几乎把他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