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人正要离开,前面却突然有人大声呵斥,将周围的人全都挤到两边,只留下中间一条道路供人通行,引得百姓悄声议论。 “这是怎么回事?” “还能是怎么回事?皇帝陛下从京都派了个查私盐的大官,不过听说生病了不能下船,因此刺史大人经常过来看望,但听说那个大官病的挺严重,刺史大人来了许多次,一次也没见着大官的面。” “官府的事情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 “我在码头上讨了几十年生活,当然清楚了!” …… 听着七嘴八舌的议论,钟烁明白过来,这是周远山在接到高邮县令陈有德的书信后,试探自己是不是真的一病不起。 等周远山的车驾过去后,三人随着人流离开码头,进入扬州城。 “大人,这便是扬州城了!”贾浩仁笑着向钟烁介绍。 “好,比西北繁华许多,几乎可以与京都媲美!”钟烁笑着走进一家客栈,要了三间客房和一桌饭菜。 夜晚,刺史府书房 桌子上的茶水已经凉透,刺史周远山黑着脸坐在椅子上。 内院的妾室早就让人传信说一切准备妥当,请老爷来享用,可周远山现在实在是没有心情想那些男欢女乐。 几天前,高邮县令陈有德传来消息,说任命钟烁为督察使的圣旨出现在高邮,这下可吓了周远山一跳。 想起督察使一直称病不见,周远山立刻怀疑钟烁在和自己玩瞒天过海的把戏,可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铤而走险,因此周远山才会多次前往码头拜访钟烁。 可是人的耐心总会用完,一直没见到督察使的周远山已经不想等了,他提笔写下一封书信,然后朝着门外喊道:“来人,去将马畅喊来。” 没多久,刺史府的小管事马畅快步赶来,在书房外躬身行礼:“老爷,您找小的有何吩咐?” “进来!” 周远山的声音传到房间外,马畅连忙推开房门走进来。若是钟烁和宇文耀在此,定会认出马畅就是在樊良湖大肚船上贩卖私盐的马管事! “尽快将此信亲手交给高邮县县令陈有德。”周远山指了指桌子上已经封装好的书信。 “是!” 马畅将书信拿起,行礼后离开书房。 一夜过去,钟烁三人早早起床,准备根据昨天从店小二口中得到的地址前往行人司衙门。 不过就在钟烁三人离开客栈的同时,一艘快船停缓缓靠在高邮县城码头,一名黑衣人坐进马车对车夫说道:“快,带我去县衙!” 车夫不敢迟疑,连忙挥鞭赶车。 没多久,马车来到县衙大门前,黑衣人付过钱后径直朝县衙里面走,在县衙大门前值守的衙役看见此人不敢阻拦,甚至还有一人连忙跑进去给师爷陈湖报信。 得到消息的陈湖快步来到县衙二堂,朝着黑衣人行礼:“不知马管事驾临,还望马管事海涵。” 匆匆赶到高邮县衙的正是连夜赶来的马畅。 马畅将茶杯放下,将怀中的书信取出:“刺史大人命我亲手将此信交给陈县令。” “小的立刻通知县令大人。” 说罢,陈湖转身离开。 …… 钟烁三人来到行人司大门前,只见,高高挂起的匾额上写着‘行人司’三个大字,大门左右各有两人持刀值守。 “你们是什么人?”见钟烁三人鬼鬼祟祟地在大门前逗留,一名守卫上前查问。 “这是本官官凭,本官有要务面见堂主。”钟烁从怀中取出官凭交给守卫。 守卫一脸诧异地接过官凭查看,见官凭是真的,连忙将三人引到正堂等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