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半个月之后,中午 钟烁、六子、宇文耀和程周四人登上峡州长阳县的码头。 看着人来人往的长阳县码头,宇文耀却是一脸疑惑:“第一批赈灾银是在宜都县被劫,第二批赈灾银是离开宜都县不久,消失在通往夷陵城的通天江上,钟老弟为什么放着宜都县不去,反而来到长阳县?” 钟烁微微一笑,看向程周:“程周,你来告诉宇文大人是为什么。” “是!” 听程周讲完,宇文耀眉头紧锁:“第一批赈灾银并没有被南越国细作假扮的水匪全部劫走?可水兵副总管武振平上奏朝廷的奏章上明明说的是赈灾银全部被抢,难不成剩下的银子都被武副总管私吞了?” 钟烁摇了摇头,冷声道:“现在还不好说啊。” 几人在码头附近的茶摊上吃了点东西,又买了些干粮,然后顺着白石桥过了夷水。 等过了岸,宇文耀道:“钟老弟这是想去姚大人遇害的地方?” 钟烁点头:“是的,姚大人在给小弟的信中提到,胡志安等人想要将那抢来的五万两白银私吞,并不打算上交。” “于是,姚大人要趁机追回,水匪胡志安等人用抢来的五万两银票兑换的银子。姚大人能够主动追击,说明胡志安的同伙并不多。姚大人相信自己领着卫队就可以将这些贼人拿下。” “但与之相反的是,武副总管的奏章上却说自己来到长阳县巡查防务时,听说姚大人出长阳县城,缉拿劫掠赈灾银的水匪不利,派人向长阳县的城防营求救。” “等到武副总管带人赶到巨石村附近时,姚大人已经身亡,武副总管率兵追杀劫匪,但劫匪最终坐船逃离。” 顿了顿,钟烁冷笑一声:“可是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姚大人刚来长阳没几天,武副总管偏偏也来到长阳县巡查防务?” 宇文耀皱眉思索:“你的意思是有人暗中给武副总管通风报信?” 钟烁点头:“除了这个,我也想不出来其他理由。” 众人沿着岸边走了许久,一直到了傍晚时分,夕阳映照,路旁突然出现一块巨石,上书:巨石村。 巨石两旁有两条岔路,一条通向山腰的村庄,远远望去山腰处还有几缕炊烟缓缓升起。 另一条路一直向前延伸,不知道会通到哪里。 看到巨石,六子一脸激动地说道:“少爷,我们到了。” 宇文耀却沉着脸说:“虽然武副总管的奏章上说姚大人和水匪战斗的地方是巨石村附近,可具体的地方咱们上哪找?” 就在众人迷茫时,一位老伯背着竹篓,迎面走来。 钟烁连忙上前,笑着说道:“老伯,我们是从夷陵城来的读书人,听说在这附近,官兵杀了许多水匪,请问那个地方在哪?” 老伯心中一凛,目光警惕打量着钟烁等人:“你们打听这个做什么?” “我们对此事有些兴趣,想要见识一番。” 老伯皱眉,不悦地道:“这都是要人命的事,有什么可看的?水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回来,你们这些娃娃怎么就不怕呢?” “老伯,我们从夷陵城来一趟也不容易,您就告诉我们吧?” 老伯叹息一声,指着通向前方的那条岔路说:“好吧,你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走到第二个巨石的地方,那就是官兵捉拿水匪的地方。” “谢谢老伯。”钟烁带着众人向前走,老伯则转身走上通往山腰的另一条岔路。 到达第二块巨石附近后,果然和那老伯说的一样,根本就没什么可看的,并且此时夕阳西下,天也渐渐黑了。 宇文耀道:“现在去长阳县城已经来不及了,不如我们去巨石村借宿一晚?” “好。” 钟烁四人又原路返回,重新回到和老伯见面的地方,然后和老伯一样走上另一条岔路。 四人刚刚走进巨石村,突然就从前面的小院中传来几声犬吠。 围墙不高,钟烁四人可以看到从房间走出一人,正是不久前指路的老伯。 钟烁朝着老伯大喊:“老伯,老伯。” 借着微弱的月光看向钟烁几人,老伯感到有些意外:“你们走到这了?” 钟烁笑道:“天色已晚,县城是回不去了。我们几个想在您的院子借宿一宿,可以么?” 闻言,老伯面露难色。 钟烁道:“我们可以付房钱。” “可以,可以,你们进来吧。”老伯笑着请钟烁进屋。 走进房间,看到房中有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姑娘和一个朝着钟烁傻笑的男子,钟烁忍不住问道:“老伯,他们是?” 老伯笑着抱起小女孩解释:“这个是我的孙女,娇娇,那个是我儿子李栋,前一段时间在宜都县码头做事,后来也不知道被什么刺激到了,就变成这幅痴傻模样。” 闻言,钟烁和宇文耀心中一惊,着重地看了李栋几眼。 坐下之后,宇文耀道:“老伯您贵姓啊?” “姓李。” 李老伯一边说,一边给钟烁几人倒热水:“家里只有热水,贵客别嫌弃。” 接过水碗,钟烁笑了笑:“走了这么远的路,喝些热水才解渴!” 六子将包裹打开,拿出干粮和肉干放在桌子上。 看到肉干和干饼,一旁的娇娇和李栋,眼睛冒光,还咽了咽口水。 见状,钟烁连忙给递两人一份干饼和一大块肉干。 李老伯急忙阻拦:“不用,不用,你们吃就行。” “他们想吃就吃嘛!” 钟烁轻轻推开李老伯,将肉干和干饼强行塞到娇娇和李栋手上。 见推脱不掉,李老伯连忙笑道:“多谢贵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