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国家兴亡-《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第(2/3)页

    毡帽、毡衣、绑腿;

    九斗炒干饭、两斗米。

    祖父站出来:某愿往。

    说完这句话,祖父望着太宗文皇帝的九嵏山昭陵流下浊泪,然后死在老宅的床上,死在孙辈环绕中。

    “关中儿郎死在自家床上,没出息,要死在征伐异族的战马背上!”

    除了复仇的快意,他还说自己那时候心里还有其它东西。

    在周朗记忆里,祖父开心了一段时间,喜欢朝着九嵏山的昭陵敬酒,但后来笑容又越来越少。

    而自己有条件,也愿意多出一些。

    家有良田五百亩,牛马数头,兄弟三人,早在祖父那一辈就有军名,也就是被纳入了当地军府的名籍。

    夜里,年轻的妻子偷偷在哭,周朗也陪着她哭,但心里却清楚,态度很坚定,自己愿意从军去打仗。

    所有没被抢走的物什全部被烧尽了,田里的庄家被马群吃过后又践踏,邻里同乡有没躲及的,让异族掠了去当奴婢,驱往北方。

    至于新天子,就是今上。

    而贞观朝的天子也没能再兴兵,他驾崩了,就葬在家乡。

    然后,参与了第一次战斗。

    祖父愤怒地咒骂着薛仁贵等败军之将狗鼠辈,责骂如今的少年郎不肯出力,喊着自己这七十老汉要去投军雪耻,还用拐杖抽打着前来劝阻的叔伯。

    在大草原一个叫“白道”的地方,听说前方有突厥人,弟兄们听着鼓令,持矛呐喊着冲锋,却连敌影都没看到,就这么胜了。

    训练,重新编制,闷头行军,走出关中,渡过黄河,北出马邑,奔袭恶阳岭……

    开始是永远爬不完的山,然后是千里无人烟的草原,茫无际涯的青色大湖中竟然是不能喝的咸水;

    好好走着路,突然无法喘息,所有人都一样,但没人掉队,紧紧跟着年逾六十岁的大将军。

    前王尸首就是界标!

    祖父生前说过,有一年冬天,秋风卷过白草,漫天卷起烟尘,来自关外的突厥铁骑呼啸到家乡。虽然家里人及时牵着牲畜,扛着可能多的粮食躲进了附近坞堡,但狼烟散尽,回到家时,土墙上只剩下几根黝黑的房梁。

    母亲、妻子和嫂嫂平静地帮忙打点行装,准备各种必备之物,从马匹武器到生活所用,以及粮食和财帛。

    儿郎们手无寸铁,面对千军万马的擂鼓冲锋,坐地抱头痛哭,任凭异族挥刀斩下头颅。

    这个西域老王嫌弃大唐又穷又弱,生有不臣之心,最后投石车千发齐动,那座王城化为齑粉,他被吓死了,新王跪地,祈求投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