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落幕(本卷终)-《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第(2/3)页

    文士道:“亦妇人也。”

    大唐高祖和太宗两位先帝,死前都遗命继位者在柩前即位、并皆以“军国大事,不得停阙;寻常闲务,任之有司”为言,表示大事处分事关君权,必由已成年的嗣皇帝来亲自处理,不可旁落他人之手。

    最终,孟凡有了答案。

    怪不得未来只能得意一时,全是些臭鱼烂虾,大家初次相见,就安排这么一出,给上眼药?!

    有一说一,他还真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过这些家伙。

    ……

    这么喜庆的日子,身为妹妹却说这话,皇帝会怎么想?

    “不准。”

    占地如此广袤的府邸,要进行切割,只保留部分自住,其它要么出租,要么卖给旁人同住。

    “何以知之?”

    有烧烤,如红羊枝杖、光明虾炙;

    此外,汤羹、甜品、面点悉数俱全,其中菜品的名称颇为引人遐思。

    这是宰相上官仪的府邸,他早就在十几年前就被抄家灭门了,上官婉儿是其孙女。

    虽说孟凡并没有被派过去,但战事却进展顺利,捷报频频传入朝中,东宫笑声就没有断过。

    规格很高。

    弘道元年,天皇李治病逝于妻子最喜爱的东都,享年五十六岁。

    此外,朝廷不允许住宅性质的院落,将正门直接开在大街上,唯有达官贵人例外。

    显然,经过六七年历练的李贤不需要后宫干政,他羽翼已丰,且名正言顺,于国于民皆有功绩。

    起初,他想客套一番。

    但这件事情上,确实没有太多钱,李显和李旦盛情难却,直接将王府下人派来帮忙,所以菜肴做得格外精细,每桌有菜五十八道,可谓珍馐满席。

    早就步入中年的李贤言简意赅,心中很是无奈,他已经如此纵容幺妹了,很早就命令大唐境内所有真人观必须立两尊像,致使民间千万百姓均认为神像为夫妻。

    达官贵人在长安的生活便是如此,日日酒肉,夜夜美人歌舞。

    城北,寸土寸金之地。

    反正孟凡没有这种打算。

    得亏太史局那帮儒道兼修的同僚怒而起身,痛斥伶人轻薄礼制及圣人,替孟凡出了口气。

    刚好昨日圣旨中除了封赏官职以外,还有各种贵重之物赏赐。

    孟凡这个东道主坐反而不上不下,他一个正儿八经的茅山道人,这会儿听伶人调侃道家始祖,自然怒不可遏,想要骂人却又顾及周遭之人。

    今上在位时,又尊奉老子为元老皇帝。

    “妇人也。”

    正因为如此,豪宅很难卖出,真有大商人斥巨资将之买下,必须立刻把壮观威严的门楼、外墙、正堂之类的建筑悉数给拆掉。

    无奈之下,摆在面前的路就只有一条:买房。

    更直白来说,为天然法器,规格很高,至少孟凡无法祭炼出阳气如此浓郁的宝物。

    “《道德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倘非为妇人,何患于有娠乎?”

    “妾,太宗之孙,高宗之女,陛下之女弟,于天下不为贱,何必名系主号、资汤沐,然后为贵?请入数百家之产,延十年之命。”

    根据同僚们的提示,向宫内发了邀请,随后是关系较好的二王,先前在城外迎接自己的那些大臣……

    “百姓蒙赦,无不感悦!”

    城南谈不上凄清,但也没那么热闹,朝廷一直有声音,可以尝试在城南也建立一个市场,也许能促进平衡。但那边大多是破落户,很难将其盘活,故而该提议一直被搁置,只能等待后世帝王进行尝试。

    这一次,李贤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个孟凡清楚,外来的佛教与儒、道两家在学说及行事方面进行论争,历史上持续了近千年。

    不过,道观这种清净之地,同样不宜被打扰。

    自汉朝就有此争了,故而更容易旁征博引,谈着谈着,开始谈及朝廷对陇右各族应当施以何种国策。

    又一年上元佳节。

    “苍生虽喜,我命危笃。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憾!”

    其中,不乏耄耋之年的老先生。

    除却稍晚颁布的遗诏以外,便是改元诏书,讲述了自己继位三十四年来的一些遗憾,希望内外百官能够体会道家真意,崇尚节俭质朴——

    但转念一想,谁会跟低贱戏子计较太多,骂下台就好了,以免有自降身份之嫌。

    ……

    过得一会儿,文人还不散去,就着东道主提供的茶水,竟然开始争论起来了,估摸着骂人没骂过瘾,便开始分作两帮争论。

    乔迁之喜和烧尾宴一起办就好。

    三教?

    席间,除了太史局同僚,其它不认识的官员也热情祝贺,相约要登门送礼,此等氛围,孟凡又不是没情商,当然没有推辞,到时候再宴席就是。

    对于天后,若朝廷遇到无法决断的军国要事,才可凭太后身份兼决大事,若是外廷可以解决,太后就无法插手。

    台上角落里的假道人又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