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诸葛烤鱼-《亮剑特种兵:谁说我是兵王》
            
            
            
                
    第(2/3)页
    这里没有钢筋水泥工事啊!居然能扛得住105毫米榴弹炮的反复轰炸?
    “伱看吧!”
    方先觉悻悻的说道。
    然后下令炮兵轰炸。
    “轰……”
    “轰……”
    片刻之后,密密麻麻的炮弹落在小山包上面。
    张楚透过硝烟,可以清楚的看到,小山包的表面,早就被炸的面目全非。全部都是浮土。
    估计小山包的高度都被削平了至少两三米。
    日寇的战壕在什么地方?看不到。日寇躲藏在什么地方?也看不到。能看到的,只有光秃秃的一片。来回的看,仔细的看,都不像是有活人的样子。
    炮击逐渐停止。
    一个连的国军零零星星的发起攻击。
    然后,张楚就看到日寇从泥土中间钻出来了。一个个好像是泥人一般。
    已经完全看不出本来的面目。
    “啪勾!”
    “啪勾!”
    但是,日寇还会开枪。
    枪法还非常准。随着枪响,有好几个国军士兵被打中。
    “哒哒哒……”
    “哒哒哒……”
    日寇的轻机枪也开始发射。
    不是歪把子。是九六式轻机枪。也就是改良版的捷克式。性能不错。
    这种轻机枪,只有日寇的主力师团才装备。
    连波田支队都没有。
    有更多的国军倒下。
    射击的日寇越来越多,似乎都是从地下冒出来的。
    一个个都是浑身泥土,灰不溜秋的。偏偏是战斗力非常强。手里的栓动步枪也是非常的要命。命中率极高。
    得,明白了。
    敢情是日寇现在就掌握这一套了。
    必须承认,在志愿军步兵还没成型之前,日寇步兵,的确是轻步兵的巅峰。
    “这些日寇也忒能打。”
    “确实。”
    说话的胡琏和宋瑞柯。
    他们两位,也随着张楚到前面来观察动静。
    之前的战斗,是围歼日寇一个残缺的旅团,不算什么艰巨的任务。但是现在就不同。现在有三个师团呢!
    虽然日寇已经遭受到相当惨重的损失,但是三四万人还是有的。
    其指挥官土肥原贤二也不容易对付。
    这一次围歼战如果能够顺利的结束,日寇遭受的重创,将是无以伦比的。
    日寇伸向神州腹地的魔爪,也会被彻底砍断。
    “撤下来吧!”
    “好!”
    方先觉下令。
    残存的国军无奈的撤退回来。
    再次失败。
    士气有点低沉。真的。
    预十师一个师,抽调最精锐的部队,打成这个样子……
    方先觉感觉丢脸。
    “宋师长,要不,你也试试?”张楚提议。
    “我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宋瑞柯摇头。
    老实人。没隐瞒什么。
    预八师的战斗力,比预十师还差一些。
    连预十师都搞不定,预八师还是算了。
    这种相对坚固的据点,连105毫米榴弹炮都无法彻底的炸碎,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来!”
    “我请你们吃诸葛烤鱼!”
    “来!”
    方先觉抖擞精神。
    仗打的不太爽。但饭还是要吃的。
    将廖龄奇也叫上。这样就有四个师长了。加上张楚,正好搞大食会。
    枞阳就靠近长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种吃鱼。
    这里有地道的诸葛烤鱼。
    你要问诸葛烤鱼和枞阳有什么关系,估计没有人能回答。
    吃就完了。那么多事做什么?
    廖龄奇和胡琏都是黄埔四期的,方先觉是三期,宋瑞柯是二期。论资历,是宋瑞柯最老。但是最活跃的,还是胡琏。
    他正好没有战斗任务。部队还没全部过江。正好忙杂事。
    “师座!”
    “军长来了!军长来了!”
    “师座!”
    忽然间,有军官急匆匆的赶来报告。
    说是74军军长王曜武,还有第十军军长李玉堂一起来了。
    众人都是有些意外。于是一起出去迎接。
    果然,王曜武和李玉堂联袂到来。两人有说有笑的,似乎挺熟络。
    “李军长!”
    众人都是立正敬礼。
    李玉堂的资格很老。黄埔一期的。宋瑞柯都得喊带头大哥。
    然后才轮到王曜武。
    王曜武也得喊宋瑞柯一声师兄。
    没办法,宋瑞柯的资历就是老。
    私底下的场合,谁的资历老,谁就是老大。校长也永远是校长。
    而李玉堂和王曜武出现在这里,基本上也就意味着,黄埔系将自成一个小圈子。明面上,桂永清还是总指挥。但是暗地里,黄埔嫡系早就不听指挥了。不奇怪。这是常态。校长是不可能将自己的部队交给别人指挥的。
    既然你何应钦要抢总指挥的宝座,那我就将自己的嫡系拉出来,单独组成一个指挥部。
    王曜武这边算一个。胡宗南那边也有一个。将指挥权拆的七零八落的。你桂永清能指挥什么?最多也就是指挥仅有的27军……
    “什么鱼?”
    “草鱼。”
    “多大的?”
    “十五斤。”
    “太大了。肉老。七八斤最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