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九四章深入了解 这是锦衣卫的大牢,孔尚乾原本准备尽快翻一翻这些文书就出去,可是没有想到一翻开就不想离开了。 时间匆匆而过。 其中,申用懋进来过,他是来调用山东曲阜孔家的土地清册的。一问之下,才知道现在正在看这些清册的人居然是孔尚乾。申用懋还客气的向他请教了孔家的一些规矩和人员姓名。 “这些土地鱼鳞册子上面都是准确的吗?” 孔尚乾其实有点看不懂鱼鳞册子,所以客气的向申用懋请教。 “应该和实际的情况还有一些出入。”申用懋常在中枢干活,同时自己家学渊源,所以对这些还是比较清楚的。他一边用笔记录一些具体的数字,一边给孔尚乾解释。 “鱼鳞册子上有黄绸子标注的,应该是朝廷为曲阜孔家御赐的学田、口田。这柒千三佰陆拾亩土地应该是确定无疑的,也应该是孔家应该享有的土地。但是这里面所有的疑问在于,这些土地孔家支付的雇佣的人口太少了。孔家的人不事耕种,按照大明现在的耕种,一家正常七口人,一年耕种的土地也不过就是四十亩左右。可是,曲阜这三十年上报的人口不增反降,这就不对了。” “是不是也收留了一些流民。”孔尚乾在南宗也是学术先生的角色,对于实际的家族经营并不了解。申用懋觉得要是曲阜孔家也是如此就好了。 他故意很轻松的说道: “私蓄流民,那可不是一个小数字的人口呢。” “这些是根据官府里面存档的土地买卖统计出来的。”申用懋将一些用白票标注的清册指给孔尚乾看。 “一共一万三千七百六十五亩。涉及转卖契约三千余份。根据这些契约来看,高利贷又有将近五千八百多张。”申用懋将另外一个清册上面标注的数字指给他看。 “先生,你看这张,这是一份契约。”他将其中一张契约递给了孔尚乾。 孔尚乾结果契约,翻开一看,后面还有一张高利贷的借条。 “为何有这么多的指印?”他有点看不明白。 契约的后面粘贴着一张按了七八个手指印的高利贷条子。申用懋耐心的接了过来,看了看,这才指给他说道: “天启三年的,一共借了十三两银子,支付了七两。一年后没有还上,又借了三十四两,还了老账十三两再扣掉抽头之后又拿回去了七两。之后一年还是没有还上,这样就被用自己家的水田十一亩抵账。” 孔尚乾感觉到浑身很冷。 “官府要对这种高利贷……”他有点说不下去了。 “官府没有太多的办法的。这种民间的借贷,一定是遇到了天灾人祸的时候最厉害。不借,当下就死了,借点钱说不得还能往后延一延。”申用懋话说的很清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