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也是朱瞻基为什么不敢这么轻易决定的原因。 而另外一边。 在结束了关于祭天典礼,包括对百官封赏的环节之后。 朱瞻基并没有像老头子朱棣所想的那般,借祭天之举,间接的将封赏之事给搪塞过去。 相反。 朱瞻基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是在所有人都来到了奉天殿后,再次开始对朝堂的百官们进行了封赏。 不过,这一次的封赏并没有针对那些朝廷六部尚书这一级别的官员们进行封赏。 而是对其之下的官员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赏。 可这一次封赏与历朝历代封赏时不同,这一次,朱瞻基破天荒的是将封赏和惩处放在了一起。 朱瞻基封赏了多少人,那他就惩处了多少人。 朱瞻基的这个举动,可是让无数人大跌眼镜。 也让无数人没有想到。 而这,正是朱瞻基想要的结果。 身为皇帝,如果自己的任何举动都被那些臣子们所猜测到,那这个皇帝当的,也真的有些可惜了。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一次朱瞻基特立独行的祭天之举,算是开了历史的先河。 同时这一次的祭天之举,也获得了无数人的称赞。 至此,朱瞻基的这个皇位,也算是坐稳了。 整个朝廷,包括皇宫之内的一切礼节,也算是合情合理了。 只是,这一次的祭天大典,相比于历朝历代,虽然花样多了许多,但整个流程却简洁了许多。 没有了那些宴请百官的事情。 在结束了应有的祭天流程之后,整个朝廷便仿佛在一瞬间恢复到了以往的状态。 没有丝毫的差别。 百官们各自回到各自的衙门内办差,太监宫女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听候着差遣。 仿佛与寻常没有丝毫的差别。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