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胜的喜悦是真实的,但“坑杀五千”、“筑京观”的字眼,也让他这位儒家门徒心中泛起一丝寒意和不忍。 他喃喃道:“福禄此举……是否……过于酷烈了些?有伤天和啊……” 一旁的张媛媛却目光坚定,她经历过国破家亡,见过胡虏更残忍的手段,沉声道: “太守,乱世用重典!对胡虏仁慈,便是对自己人的残忍。 福禄此举,正可扬我军威,寒敌之胆。 换来的是我梁国边境的安宁!我以为,做得对!” 孔立沉默片刻,长长叹了口气,终究没再说什么。 而偏安南方的炎国朝廷,在短暂的庆贺之后,再次陷入了争吵。 以秦绍为首的保守派,抓住陈福禄坑俘、筑京观的暴行大做文章,弹劾其残忍好杀,非仁者之师,要求朝廷下诏申饬。 以岳羽为首的清流派则据理力争,认为这是以暴制暴,扬我国威,功大于过。 年轻的皇帝刘锋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终只能再次和稀泥,对梁国的封赏依旧停留在口头上,实质性的支援半分也无。 梁国城外,旌旗招展,锣鼓喧天! 黑压压的人群中有官员,也有百姓。 人们挤在道路两旁望向北方,翘首以盼。 当陈福禄率领着得胜之师,押送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粮车、辎重车,尤其是那雄健的七千余匹战马出现时,整个城外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陈将军!威武!” “梁国万胜!” 百姓们激动得热泪盈眶,许多老人更是跪地叩拜,口中念念有词,感谢苍天派来如此神将。 几十年来,他们见惯了胡人铁蹄南下,见惯了朝廷溃败南逃,习惯了屈辱和恐惧。 而陈福禄,用一场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硬生生将他们被打断的脊梁和丢失的心气,重新铸了起来! 孔立率领着梁国所有官吏,亲自在城门外迎接。 看着那绵延的车队和神骏的战马,激动得老脸泛红,握着陈福禄的手用力摇晃: “福禄!辛苦了!此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身后的官吏们也纷纷上前道贺,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兴奋。 当晚,太守府内大摆筵席,犒赏三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