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番过于热情的吹捧,让习惯了军旅直来直往的陈福禄感到一阵不适,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目光投向孔立,带着询问之意。 孔立抚须轻笑,显然心情极佳,介绍道:“福禄,快来见过曾锁曾舍人。 曾舍人乃陛下身边近臣,官居中书舍人,虽秩仅七品,却直达天听,奉旨草拟敕令,权责甚重,便是朝中诸公,亦要多给几分颜面。” 中书舍人? 皇帝近臣? 陈福禄心头猛地一跳。 这个官职品级不高,但位置关键,是典型的位卑权重,难怪孔立对其如此客气。 于是立刻收敛心神,按照礼节,对着曾锁抱拳躬身,不卑不亢地道:“末将陈福禄,见过曾舍人。舍人谬赞,福禄愧不敢当。” “诶,当得起,当得起!” 曾锁笑眯眯地虚扶一下,态度和蔼得过分,“陈将军不必多礼。咱家此次前来,是带了天大的好消息,更是奉了陛下的口谕,特来传唤孔太守与陈将军回京朝觐!” “回京?”陈福禄心中疑虑更深。 “正是!” 曾锁脸上笑开了花,仿佛与有荣焉,“陈将军或许还不知道吧?那猖狂不可一世的东齐,竟然派了使者,到我大炎都城襄阳,递交国书,请求议和了!” 他声音拔高,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这可是几十年来头一遭啊!历来都是我天朝上国忍气吞声,割地赔款以求安宁,何曾有过胡虏主动低头的日子? 此番壮举,可谓扬我国威,大涨我大炎臣民的颜面!满朝文武,无不欢欣鼓舞!” 曾锁目光灼灼地看向陈福禄,语气充满了赞叹:“而这一切,皆因将军您啊! 是您在梁国屡破强敌,火烧已氏筑京观,杀得胡虏胆寒,这才逼得他们不得不低头!陛下闻之,龙心大悦,对将军更是赞不绝口!”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再者,眼看还有月余便是正旦年节,如今北境战事既息,天下太平。 陛下思念功臣,特命咱家前来,召孔太守与陈将军即刻启程,回京面圣,参加正旦大朝会,接受封赏,此乃莫大荣耀啊!” 听着曾锁眉飞色舞的讲述,看着孔立那与有荣焉,满面红光的欣慰表情,陈福禄心中却是一片冰冷。 东齐议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