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冰原上的面具声-《记忆编码》


    第(2/3)页

    “当年你母亲林岚,是守界人的核心研究员。”张岚的声音依旧冰冷,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恨意,“她参与了三个记忆锚点的设计,却在最后关头背叛了我们。守界人要做的是加固意识边界,她却偷偷修改了锚点参数,把‘封印锁’改成了‘开门钥’——她留下这些锚点,就是为了有一天能亲手打开边界,让混沌意识吞噬一切。”

    “不可能!”林默厉声反驳,指尖指向身后的母亲笔记本,“我母亲的笔记里写着,锚点是用来稳定意识场的!她为了阻止意识潮汐,才冒险埋下锚点!”

    “笔记?”张岚的面具发出一声冷笑,刺耳如冰棱碎裂,“那是她编造的谎言!你以为 1998年她为什么要假死?因为守界人发现了她的阴谋,要清理门户。她带着修改后的锚点设计图逃了出去,这些年躲在幕后,就是等‘意识潮汐’出现,借你的手完成她的计划。”

    林建国突然咳嗽起来,拐杖重重敲击着地板,发出“笃笃”的声响。他慢慢走到林默身边,浑浊的眼睛盯着屏幕上的面具,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坚定:“不,你母亲的笔记里写着,记忆锚点是‘缓冲带’,不是钥匙。”他伸出颤抖的手,指向林默放在操作台上的笔记本实体本,“你看夹层,她特意留了东西。”

    林默立刻翻开笔记本,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果然在第 1998页和 1999页之间摸到了薄薄的夹层。他小心翼翼地挑开,一张同样泛黄的照片掉了出来,落在冰冷的操作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照片比笔记本的纸页稍小,边缘有些磨损,显然被反复摩挲过。画面里,林岚和张启明并肩站在南极冰穹 A前,两人都穿着厚重的科考服,手里共同捧着一个银色的金属装置——正是记忆锚点原型机。他们的身后,一道半透明的淡蓝色光门悬浮在冰层上,光门里流动着细碎的光点,像被困在冰里的星河。

    照片的背面,用蓝黑墨水写着一行小字,字迹娟秀却有力:“锚点非钥,乃界之缓冲;混沌非恶,乃源之初始——与启明共书,1998.07.12。”

    林默的心脏猛地一缩。1998年 7月 12日,正是笔记本上标注的锚点埋下日期。照片里的母亲和张启明没有对立,反而像并肩作战的伙伴,连手里的锚点都要共同捧着。张岚说的“背叛”“阴谋”,在这张照片前显得如此苍白。

    “这不可能……”张岚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波动,面具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慌乱,“父亲的日志里写着,林岚篡改了锚点参数,他为了阻止她,才不得不……”

    “你父亲的日志,恐怕也不全是真相。”林建国缓缓开口,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铁皮盒,打开后里面装着几页泛黄的信纸,“这是你母亲 1998年寄给我的信,一直没敢给你看。”

    林默接过信纸,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面,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却能辨认清楚:“建国,别担心我。守界人内部出现了分歧,启明认为应该彻底封锁原始意识海,我却觉得应该建立缓冲带——意识潮汐总会来,与其堵,不如疏。锚点能吸收潮汐的冲击力,让混沌意识缓慢融入集体潜意识,反而能滋养文明记忆。启明被老派成员胁迫,不得不对外宣称我背叛,他偷偷帮我埋下锚点,就是为了留一条后路。”

    “张启明没有失踪,他是被守界人的老派成员软禁了。”林建国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叹息,“2045年你母亲辞职,就是为了去救他,可惜……”他的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眼角泛起泪光。

    驾驶舱里陷入了长久的寂静,只有破冰船外的风声依旧呼啸。张岚的面具在屏幕上微微颤抖,原本冰冷的眼睛里闪过复杂的情绪——震惊、疑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她显然不知道这些隐情,一直活在被篡改的“真相”里。

    “导航系统恢复了。”苏雨晴的声音突然响起,她的全息投影重新亮起,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刚才是强电磁干扰,不是硬件故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