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那时候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李富生再没有什么很重要的实质性发现,当时的科技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藏放尸体的雪山是不可能有人去的,不过总是让他不放心。那是他最后一次去东北地区,取回了灵童的尸体,把脑组织完全烘干然后妥善的保存下来。 “后来呢?这些脑组织,你读取了吗?” “没有,那是我很后悔的一件事。”李富生淡淡笑了笑,道:“孙万华把东西拿去了。” 李富生和孙万华合作之后,就感觉自己上了贼船,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等了那么多年,再没有决策层的人物关注那个终极秘密,所以没有机会。西海河工程的启动是个契机,李富生没有办法,只能把大部分的希望寄托在孙万华身上。孙万华也就是抓住李富生这个软肋,不断的从他那里套问情况。当他知道李富生有两颗灵童脑组织的粉末时,就提出交给自己保管,因为李富生经常出事,他怕这些重要的东西会遗失。 “我考虑了很久,你不了解孙万华,那才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东西交给他,我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了,但是他逼的很紧。” 李富生虽然不怕死,但把孙万华逼急了,他很可能会为了东西而杀掉李富生。这是个很让李富生为难的事情,所以一拖再拖,不断的在敷衍孙万华,他已经对孙万华产生了戒备,把东西放在任何地方都觉得不安全,贴身保管。孙万华暂时没有杀掉李富生的机会,两个人就这样拖了下去,一直拖到了那次沙尘暴覆灭物资车队的事情发生。 那次事故完全是孙万华没有预料到的,他收到沙尘暴袭击的消息之后,算算时间,就知道坏了,那支车队非常的危险。事实确实是这样,李富生和车队其他人一样,死在了灾难中,不过不等救援队伍出发,孙万华就抢先一步,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事发地,把李富生的尸体弄走了。这就是救援队伍把周围完全翻了一遍,却没有找到李富生遗体的原因。就这样,东西落到了孙万华手里。 “实话实说,我其实对孙万华这个人,还是有些佩服的。”李富生又淡淡一笑:“我不怕死,但孙万华只有一条命,他却敢拼。” 东西被孙万华拿走,李富生再也没机会拿回来了,他只能警告孙万华,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不要碰那东西,灵童不是好抓的。孙万华答应了,事情过去了大概有半年左右,李富生重新提到了这个东西,但孙万华竟然告诉他,自己把灵童的记忆给读取了。李富生问他读取到了什么,孙万华不肯说,敷衍了过去。 “其实我一直都吃不准,孙万华到底读取了那些记忆没有,但他不承认,一口咬死了东西已经不在了,我也没办法。他绝对不是一个可以长期共事的人,所以当他拉着我叛逃的时候,我犹豫了。虽然我很想继续做下去,不过跟着他,我难以预料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正因为这样,在叛逃最关键的时刻,李富生毅然选择了放弃,他宁可自己一个人再摸索下去,也不愿跟孙万华合作了。 “从那之后,我总结出了一个经验,这个经验,现在偿送给你。”李富生道:“想要做好一件事,你就必须考虑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如果这个关键因素你掌握不好,抉择不好,我敢保证,事情发展到最后,对你来说必然是个悲剧。” 此时此刻的李富生,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一个儒雅又深沉的人,不像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思想极端分子。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李富生看了看表,道:“你要联系的人,联系上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