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君父明年要来江东之地巡游,扶苏想,母上怕是要在这荆楚之地再留一年。” 宣阳夫人听了,有些不乐意。 “你的意思是,要我随你君父一同回咸阳?” “正是。母君可谓后宫之首,长期离宫,怕是后宫诸夫人也不安分。” 宣阳夫人本就坐镇后宫,是诸夫人之首。 (其实存疑,大多说法是,秦王时有王后,但是秦皇时没有皇后。这估计和当初昌平君叛乱有关系。) 宣阳夫人听了,还是不乐意。 “我的去留,我自己决定便可。” 扶苏拧眉。 “母君这话未免太过儿戏。” “吾儿如今是翅膀硬了,连母上都不放在眼中。” 扶苏沉色。 “扶苏正是将时时刻刻将母上放在心上,所以才决定劝劝母上。母君在宫中,唯一的依靠就是儿子。虽然君父远在咸阳,但是母亲处事,还是和咸阳宫一样。” 宣阳夫人腾的一下立起。 “秦国灭赵,我之母族,尽数被囚;而今归楚,母族后人,更是寥寥无几。只有虞氏几个后人投靠于我。我看着姜氏不过是乡野之女,在你身边,难登大雅之堂。不若我赐其氏,你封她为虞夫人。如此,两全其美。” “母君这样做,是执意要扶植虞氏了?” “你是我的儿子,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助你稳固荆楚之地。说起来,用婚姻扶植荆楚没落贵族,比起带我这个没有名分的皇帝夫人更有用罢。” 宣阳夫人就是为此事生气。 她发现她儿子带她来荆楚,是为了利用她的楚国公主身份。 扶苏闻言,自然道歉。 “都是扶苏不肖,还请母君不要再生气了。” 扶苏说了这话,宣阳夫人心头的气,自然都消解了。 “在这王族之囿,没有心术手段,连活得久些都是难事。你有这样的心思,我高兴还来不及,如何会生气。” 扶苏垂首。 “母君大量,儿日后不定不会如此为之了。倒是,扶苏此番去寻南公,人未出山,但是南公给了扶苏一计。” “何者?” “尊母君为皇后。” 宣阳夫人听了,心头一跳。 “你知道,我为何久久未被立皇后吗?” “扶苏当时虽然年少,但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此事和已故昌平君有关系。” 宣阳夫人重重道: “你既然知道和他有关,那也该明白,让你君父立我为皇后,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时局不同罢了。母君一向性子谨慎,未有好权之心,数十年来在咸阳宫安分得体。这一点,扶苏希望母君一如既往,还是不要生什么扶持他人的心思。”“如今荆楚之乡,流民不安,若是能立母君为皇后,倒是楚地百姓必得安抚。扶苏有把握等君父来了,劝说君父立母君为皇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