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他们回家拿上扁担、棍子、斧头,纷纷站到了朱雀大街两侧。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朱雀大街上,一位白发苍苍的夫子,低声吟唱起了这首《秦风.无衣》。 随着朱雀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吟唱声更是越来越大。 这是属于汉人的战歌! 长安百姓没有人逃离。 他们都做好了血战到底,不死不休的准备。 他们要像易州百姓一样,要和北疆难民那样。 哪怕是死,也要奔赴战场,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誓死与长安共存亡!” “誓死与长安共存亡!” “誓死与长安共存亡!” 战歌吟唱完之后,满城百姓大声嘶吼了起来。 视死如归的杀意拔地而起,直插云霄! 大唐百姓们冲着渭水河畔的方向,大声嘶吼着。 关于血衣将军的国士无双之举,更是在他们的眼前浮现。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了败家子当初所做的一切是多么的悲壮,多么的豪情万丈! 此刻,全城百姓战意盎然。 没有人胆怯,更没有人畏缩。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整个大唐,无数汉家儿郎,都和他们一样。 大家都时刻准备着,准备和大唐共存亡! 秦琼将军战死了。 李君羡将军战死了。 无数大唐将士战死了。 他们凭什么逃? 他们为什么不去战斗? 汉人的血脉,汉家的尊严,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他们要去战斗! 哪怕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 这便是汉家儿郎的傲骨! 哪怕岁月洗礼,时光腐蚀。 汉家的铁骨只有更硬,没有更软! 而此时,皇宫内。 一名文官在史记中记载道:“武德九年,颉利可汗率兵二十万,犯我大唐北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