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齐誉变衰-《寒门仕子》
            
            
            
                
    第(1/3)页
    在黄飞离开之后,齐誉又开始了紧张地忙碌,恨不得分出另一个我来。
    目前形势紧迫,压力山大,并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休息,日程的安排上,几乎是按时辰为单位来算。
    不过,事有轻重缓急,必须分而处之。
    排在最前的,自然是最为急迫的,比如说,药材的采买与发放,粮食的日耗状况,以及百姓们反馈的亟需事宜,等。
    对于急事,齐誉件件都是亲自过目,以防属下大意疏漏,造成损失。
    处理完急的事后,就轮到重的事了。
    比如说海大富反映的倭商勾结,以及真假倭寇的这些问题,绝不可无动于衷。
    目前广东府境内就暗藏此祸,不可不防。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于是,齐誉决定立即上书至巡抚陆大人处,由他作调查处理。
    此文书由府衙的承发房负责发出,不日即会直达。
    剩下的一些都是轻事和琐事了,可立办、也可稍等,灵活变通处之。
    紧张的一天过去了。
    次日一早,齐誉才刚刚处理好了公务,又迫不及待地赶去了隔壁的文昌县,视察当地的具体情况。
    知府,乃是一州之府,总揽辖区的一切事务,绝不能只在府衙周围溜达,还要时不时的巡视一番,做些稽查工作。
    这有点像,‘大老虎’巡视自己的领地?
    咳咳,齐大郎可是很清廉的~~
    言归正传。
    由于彭文长眼下的工作量巨大,所以,齐誉此行就没有叫他,而是点了吏房的经承魏青阳一同作陪。
    这么一来,用意就暴露无疑了。
    不错,此行的重点就是稽查吏治。
    现在上梁是扶正了,可是下梁呢?有没有歪?
    这是一个实际中的重大问题,绝不可轻之任之,否则,自己的心血就会白费了。
    由于两地之间的路途不远,骑马一天就打了个来回,公务也处理的很得当。
    总体上来说,此行的结果让齐誉大失所望。
    啥事呢?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文昌县县令不仅存在懒政怠政上的态度问题,还涉嫌公器私用,趁机贪赃枉法。
    那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查账!
    那县令本以为,齐知府乃是一介文官,十有八九不怎么精通算学,查账方面也就是走马观花地象征性地一阅,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再者,陪他同来的那人乃是吏房经承,并不是钱粮师爷或者是户房的典吏,对于他们这种外行人查账,有什么可怕的?
    结果却是失算了了……
    只见齐大人掏出了随身携带的记号笔,在那纸上聚精会神地划拉了起来,写的全都是别人看不懂的奇怪符号,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算账的。
    最终,不过半个时辰,齐誉就计算出了结果:有漏洞。
    开玩笑,这种级别的算术题怎么可能难得住理科生出身的齐大郎?
    不出意外,那县令佯装不知情由,大呼自己冤枉,死不认账等等。甚至,他还想着找个下属替自己顶包。
    本来呢,齐大郎还想着诫勉一番,让他改过自新也就罢了,没曾想,他却是牙尖嘴利,不思悔改。
    喝!你这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