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也不在意,摇晃着肥胖的身躯跟着二丫走了。林族长看这小小的人儿虎头虎脑跑出去,想要提醒他地上的镶玉银簪子,终究张张嘴,没有发出声音。 十石粮食,细粮大约两贯一石,粗粮一贯多些一石,合起来也不过十七贯钱。还要拿出一些去换油盐菜蔬,总之三人简省吃,大约三个月的口粮吧。剩下的,就该自己想法子了。 林小夏有些颓丧,前日一路上的迷魂汤,算是白灌了,到手的小娘子怕是还要飞走。不过安云儿却没他那么多的龌龊,整日忙着打扫、整理房间院子,那是当成家去收拾了。 安宁也在苦苦琢磨,怎么才能生活下去。眼下身份特殊,开不了发财的金手指,这养生的银手指,总要弄出点名堂吧?不然,当真没法过日子呢。 自己才六岁的身体,吃食营养一定要顶上。决不能象这个时空人的寿命那样,胡乱活到四五十岁就匆匆挂掉,那可真是穿越之耻呢。 这个时代里,什么才叫营养?当然是肉食啊。可是即便这个时代味道不敢恭维的猪肉,也要七八十文一斤呢,全家一天的生活费可就折腾没了。 所以,要营养,就要先发财。 要想发财,只能靠自己的小手段。 林家姐夫还在懵圈呢,指望不上啦,当真废物!当然,废物也要利用上,而且还要狠狠地利用好才行。那啥?前世不是有句名言叫做“废物就是放错地方的宝贝”! 让林家姐夫耕田、打仗自然是废物,但是给他一个小小发财的营生做呢? 福州多山、多水,闽江、乌龙江过境。而且临海靠港,所以水产丰富。安宁记得福州的鱼丸、鱼露、锅边糊等等,那都是地方特色小吃。 没道理后世的名吃,现在就不能流行。 何况,自己还可以再做些鲜味调料。让林家姐夫和二姐安云儿每天做一些,挑担子或推车去三坊七巷、南台这些地方售卖,应该是十分赚钱的买卖。 安宁知道,此时的福州,可是大宋的人文荟萃之地,单单城内人口就超过十万。而且不但人口多,经济也极其繁荣,乃大宋六城之一。此地还是大宋造船中心,海贸十分繁忙。 后世闻名遐迩的禄锦坊、儒林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兴文巷、黄巷、锡类巷、宫巷、急避巷,合称“三坊七巷”,以及贯穿其间的南后街。此时也是福州各级府衙聚集地方,还有南台的商贾云集,这两处都是真正的成熟商圈啊。 福州人历来爱美食,特别是海产之物的烹饪,更加味道绝美。安宁前世游览福州,似乎记得清朝就有一本《调鼎集》,专门提到福州鱼丸的做法:用白鱼、青鱼活者,拍半置砧板上,用刀剖下肉,留刺在板上。将肉斩化,用豆粉、脂油拌。将手搅之,放微微盐水,不用清酱,加葱片、姜汁作圆。放滚水中煮熟,起撩冷水养之。 就是用鲤鱼、鲨鱼或淡水鱼剁茸,加谷粉搅拌均匀制作。嗯嗯,还可以包以猪瘦肉或虾贝肉等馅心,可以预先多做几样,随意客人选取。 至于鱼丸的制作门道,一个是加粉多少的问题?再就是把鱼肉和粉搅和一起用木棒击打,打到什么程度才好?这就要林家姐夫自己琢磨了,反正看他还是蛮机灵的人物。 吃的时候呢?熬一锅鲜汤,撒点葱花,香油,调入盐味。随吃随煮,不要太美味啊? 营运的成本更加简单了。一副担子两个桶,配上一个炭盆就能就决问题。当然,回本了就可以弄辆独轮推车,或者四轮驴车啥的,全看林家姐夫他想要做多大的规模。 但是,怎么把这玩意用儿童玩闹的方式捣鼓出来?这必须是在误打误撞!自己决不能因此显山漏水,或者扬名立万,这才是安宁需要面对的最大困难。 他才六岁的娃娃呢,要名声干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