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临江仙-《筑宋》


    第(2/3)页

    因为一下子走了两支主力大军,汴京军民大骇。吴敏赶紧请示赵桓,派人往陕西檄令姚古将兵马直赴京城,以为应援。且檄令中特意点明,“不得遵禀童贯节制”。

    要说大宋自赵佶开始,就经常以宦官主军事,童贯更是执掌军权二十余年,军中权威日重,所以朝廷就不得不预做防范。

    而童贯曾在西北招募少年组成胜捷军万人,却是专为保护赵佶而设的亲军。到了如今,真正堪用的兵大约五千人马,大部换装了海州装备。

    自从这五千胜捷军随童贯入汴京后,一直都在隔阻郭药师的两千精锐常胜军。现在上皇要东巡,作为上皇亲军的胜捷军自然拣选精锐从行。

    五千人马还要留下两千人守营,南下的胜捷军约略三千众。此外高俅也仓促点检了三千亲信“精锐”从行,却是为了帮助上皇沿途做些安营扎寨的琐碎活。

    安全、安逸,都考虑的很周全,赵佶心中大畅。要知道赵佶少年时受封端王,拜镇江节度使呢。可自从做了这个劳什子大宋官家后,性情轻浮的赵佶就没能走出汴京一步!

    现在无官一身轻,终于可以去那东南的花花世界里快活渡日了。赵佶的好心情,甚至感染了老妻郑氏,也跟着喜笑颜开起来。

    然而,现实就是这么让人不如意。赵佶毕竟是做了二十几年的皇帝,其他地方百姓的日子怎么样,不太好说。汴京的百姓却是真心觉得,这二十几年的好日子当真是盛世年华。

    新的官家登基后,汴京百姓一度也兴奋过。打倒了几个贪官,还抄了王黼的家,都让汴京百姓除了一口平日积聚的怨气。居家过日子,谁能没有一星半点的不如意?

    但是眼看两年下来,这汴京的日子反倒是越发艰难起来!说是北方金国人在作恶?但是北方金国此前就作恶多年了,也没影响到汴京百姓过好日子啊!

    “如何新的官家上来了,百姓的日子就要过不下去呢?那还是官家和宰相的问题。”只是平时无人敢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所以哪怕吴敏、贾奕都无法真正探查到民意所在。

    但是百姓却可以用脚做出选择的!听闻太上皇要南巡,原本就仓惶无措的汴京百姓瞬间陷入混乱之中。

    民间百姓、胥吏们也纷纷逃遁相从。出宣化门时,为了争过浮桥,他们有往桥上爬的,有推人下河的,有大声咒骂抱怨的,有歇斯底里号哭的,生怕被太上皇丢下不管。

    童贯眼见上皇的行程受阻,又担心这些人中混入奸细,不利上皇。急怒攻心之下,就命胜捷军以弓弩攒射,生生撕开一条通道。

    桥上中矢而踣者不下百余人,百姓纷纷匍匐道路恐惧流涕。于是朝廷安排送行的那些谏官、御史们议论蜂起,更多无力相从出行的百叶也是幸灾乐祸,肆意堵塞道路。

    现在是真的没法正常出行了,童贯、高俅只能吩咐手下儿郎在南城外扎下营寨,他二人再护送赵佶等宫室人员回皇宫休息。

    童贯浑然不知自己惹上了巨大麻烦,朝中谏官、御史纷纷数落童贯之罪。赵桓不胜其烦,一日内连续贬童贯为左卫上将军,再谪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又为吉阳军团练副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