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么她要做的就是能给自己的儿子找一条好一些的后路,而不是流放岭南。 流放岭南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残酷的,哪怕是皇族到了岭南,如果没有大赦就不能回京,后代也全部会沦为流人之后,哪怕他们曾经是金尊玉贵的皇族。在岭南不过是蝼蚁一般。 死个把人,根本就不会被人注意,死在岭南甚至会无人收敛,无人立牌,更别提祭祀香火。 到了岭南,他们还和普通流放岭南的平民官员不同。除非是皇帝大赦天下,再加一道恩旨,他们才能回来,否则这生生世世子孙后代。不得入官,不得科考,永世都是流人之后。 而皇帝呢,并不想对太子赶尽杀绝,毕竟是自己的长子,更是自己和皇后的儿子。如今皇后尚在,他尚且也要顾及到皇后的体面,再加上太子这许多事中也有诸多疑点,他不一定是主动出手的那个,但背后一定有人出手害他。 皇帝不是不知道这其中有一点,可是这许多事看下来,太子并不具备处理这一系列危机的能力,那么这储君之位。自然也就担不起来了。 皇帝已经下定决心废太子了,而皇后也已经不再奢求能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他看着空空荡荡的寝宫。内心。一片苍凉。核实他和皇帝也曾有过恩爱甜蜜的时光,可这许多年过去儿子长大成人却被迫卷入了诸多的宫廷斗争之中。二 而如今他们母子俩败了。她也不想再折腾了。也许自己拼尽全力,还能为儿子博得的一线生机,可如今皇帝并不想赶尽杀绝,他生怕自己一不起走错,皇帝便真的要彻底斩草除根了。 她可以不要这皇后之位,可她的儿子必须活着,她的子孙后代也必须堂堂正正地活着,而不是。千里到岭南去过那种受惊苦楚的生活。 还好皇帝还留了一线,并没有叫人将她禁足,她收起内心的悲伤。划破手指写下一封血书,藏在自己贴身的一枚镂空的金簪里头。 将簪子交给了宫中的一个小宫女。由她出宫之后改换行头,将这枚簪子送进了摄政王府。 好在此时皇帝并没有牵扯到皇后的头上,因此这一趟出宫也不过稀松平常,而那枚要命的簪子也不过就是粘在女子的头上,做寻常装饰之物罢了。 宴清歌见到那名宫女的时候,一脸的疑惑不记得自己见过此人,可却为何突然出现在自己府上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