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难民的事情很快传到朝堂之下,皇帝拖着病重的身子,听着那些居高位的文官唉声叹气。 平日里都是一些耍嘴皮的人,关键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拿出解决的方案。 老皇帝听着他们的华而不实的言辞,病情更加严重,咳嗽不止,太监用手怕接了一下满是鲜血。 “众爱卿……爱卿不要七嘴八舌,可有什么解决的良策?”老皇帝有气无力的问到。 “回父皇,以儿臣之见,应该把这些难民通通赶出京城。”赵文闾扫一眼赵文洛说到。 “父皇,问问不可。”赵文洛立刻阻止,“有难民,正说明兴旺发达之兆。儿臣认为,首先应该安抚这些难民,然后朝廷派人亲自到江淮地区解决灾情,修建破坏的房屋地坝,让他们安居乐业。” “照七皇弟这么说,朝廷岂不是赈灾像难民低头。”赵文闾挑唆老皇帝。 “不是低头,正室彰显父皇仁爱之心的时候,听说纳兰府已经开始施粥,可以跟他们并肩齐行。”赵文洛继续建议。 “难不成我们要依靠一个商人。显的我朝廷无能。” “你!” 两个皇子,当着老皇帝的面子争论的喋喋不休,面红耳赤。朝堂上的官员更是墙头草左右摇摆,他们担心最多发就是自己的荣光富贵。 心里根本就没有那些难民,他们是死是活,根本就跟这些打着为民请命的官员,没有丝毫的关系。 老皇帝身体不适,撑不下去,最后决定采用赵文洛的建议。 赵文洛带着自己府里的人,来帮助纳兰瑾,顺便又搭建了很多帐篷,解决更多拥入的难民。 “真是感谢,你一个皇子来亲自施粥,搭建帐篷。”纳兰老男人由衷的感谢赵文洛。 “说来惭愧,这本来是朝廷的事情,却让你们一介平民拿自己的钱财做这件事,可朝廷上有些人却……”赵文洛惭愧的难以开口。 “只要是能解决难民的事情,谁做都一样,谁还没有困难的时候。”纳兰瑾拍着赵文洛的肩膀安慰。 “还有,我跟东方善良过,打算给这些年轻力壮的男子找一些活做,以工代赈,毕竟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纳兰瑾迷之一笑的耸肩。 “这个办法很好,我这就像父皇请示。” 赵文洛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皇帝,他听后龙颜大悦,并且大加赞赏纳兰瑾的义举,还夸东方逸有头脑。 不仅如此,老皇帝还下令,让江淮地区受灾的地方,纷纷效仿纳兰瑾的做法,开始以工代赈。 “这是父皇让我带来的银子还有棉被之类的物资,虽然不多,但总是朝廷一点心意。”赵文洛带着好几口大箱子赶来。 “真是太感谢了,这天气看着要下雨,我还在担心他们的冷暖,你来的正是时候。”纳兰瑾感激的说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