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提前上岸的张珊珊-《青春演绎法》


    第(3/3)页

    没有白鸽与礼乐,也没有父母与嘉宾,就我们俩。

    她穿着纯白色的落地婚纱,踩着红毯缓步向我走来,我一身利落的西装。握住她的手,花瓣在我们的身边飘落,此时背景独白响起:“无论环境是好是坏,无论富贵还是贫贱,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我都会爱着你,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你愿意吗?”

    夏雨说:“我们……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呢。”

    No.87

    什么是艺术?

    艺术就是那些你理解不了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读起来像绕口令,说明这是一个严谨的数学概念。

    西方关于艺术的定义很宽泛,时不时还有很多夸张的行为艺术见诸报端,比如看破红尘跟骡子结婚,比如莫名的裸体在街上散步,他们自鸣得意,殊不知我们几千年前的庄子,死了老婆还‘蓬头赤脚,鼓盂儿歌’,比他们不知潮多少。

    庄子是谁?就是那个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话抬杠的人。

    这样说来,转笔也算艺术。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个班的人有数不清的转笔手法。

    现在‘工藤新一’就在我手指尖闪转腾挪,虎虎生风,偶尔失误甩到徐昊脸上,又能怎样?

    顶多被揍一顿而已。

    下午前两节是历史课。

    历史老师名叫吴志辉,你可以理解成无智慧,估计爸妈起名的时候没仔细斟酌,等发现不妥已经为时已晚,干脆将错就错。

    他是一个梳着中分的大叔,四十岁上下,带着小小的眼镜,喜欢抹很多头油,衣服颜色以灰色调为主,像是刚从民国穿越回来。

    没错,所有科目除了语文,我们的老师全部由中老年男性组成。

    吴志辉总有一种错觉,在他看来历史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语数外,以至于经常跟其他老师抢课上而闹矛盾,陈旭和张斌好说话些,惹毛涂慧娟,那真是火星撞地球。

    上历史课你必须极其小心,他对我们是否在认真听课的评判标准就是能不能复述他说过的话。

    “周延飞,你站起来把我刚才说的知识点复述一遍。”

    飞哥是被同桌戳醒的,站起来的时候目光迷离,右边脸上还有红红的印子。

    这下有好戏看了,我幸灾乐祸。

    飞哥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旁边人都在七嘴八舌的小声提醒,片刻,他试探的说:“黄冈起义第一枪是谁开的?”

    他可能是把黄花岗起义听成了黄冈起义,所以才脱口而出。

    我也想知道当初是谁把黄冈给解放的,导致现在从小学到高中满桌子都是各种黄冈密卷,既然是密卷你能不能低调点,市场上成套成套的卖,摧残了我多少年。

    周延飞旁边的人捶胸顿足,一个个都预感到惨剧即将发生,撇过脸不敢看他。吴志辉脸色不阴不阳:“我说的是黄花岗,你告诉我黄冈,孙中山都不知道黄冈起义谁开的第一枪!”

    教室里大家都在笑,即使再小声,汇在一起也听得真切。吴志辉不放过他:“那你告诉我黄花岗起义第二枪是谁开的?”

    “第二枪?”飞哥的表情仿佛在说,你在开玩笑?

    吴志辉越来越气,只可惜没有胡子可以配合:“下课来我办公室。”

    我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问吴昊:“竟然第二枪的事儿,是谁开的?”

    “前三枪都是黄兴开的。”

    连开三枪,用的机关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