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遣兵回老家-《乱梁》


    第(2/3)页

    他实在想不通,不停的摇头,而后开始沉思起来,这时,冠清又开口了,询问道“既如此,那为何城中青年还是寥寥无几,十不存一?”

    来时,她们在路上也很少碰见青年男子,此人与药房当中的几人算是梁王冠清见到的第一批青年,他颇感疑惑。

    那名青年低声一叹“两位有所不知啊,我等草民一旦收到官府征兵公告皆会提心吊胆,那杀人不斩眼的战场便是我等平民的噩梦,没人会愿意去,所以,等五年期满,所有人如释重负,携带老小都去逃命了,不敢久留城中,唯恐被再次征兵”

    听到这里,梁王以及冠清才点了点头,这番话,男子倒是说的不错,但凡有点关系的,都会想方设法不去当兵,甚至有的人,即使倾家荡产疏通关系,也都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去当兵。

    时至晌午,那名男子向来两位也饿了,于是拱手说道“两位恩人先请稍作,我去备些午饭来”

    梁王以及冠清并未拒绝,而是点头应了下来,这名男子在军队待过,想来知道不少秘辛,他想趁机打探一番,待有所了解,他好去见见这个齐乐侯。

    不多时,那名男子端了四五个玉米窝头上来,除此之外,仅有一壶热水,连腌菜都没有,家境可谓真的很惨,要比之前哪位农家惨很多。

    梁王也没有嫌弃,直接拿起一个,慢慢咀嚼起来,同时也顺手递给了冠清一个。

    男子放下窝头之后,拿起两个直接跑到了母亲跟前,扳碎了一块,送到了老母嘴里。

    一口作罢,又给了一口热水,玉米窝头很硬,老人很容易呛着噎着了。

    待到老母饭饱,男子才走到了梁王和冠清的身旁,双手拿起一个窝头,用力咀嚼起来。

    冠清见状,不忍问道“老弟,齐乐侯既然肯遣兵回乡,想来也是一个体察民情的好官,为何家中如此破败”

    男子闻言,放下了手中窝头,叹气道“这世上,那还有什么好官,官不知民生死,民不知官富足,若是官肯助民,瑜州又怎会落得这般田地”

    瑜州,自古以来便是一片富庶之地,不及辽王梁慕的鱼米之乡,但也物产丰富,虽大旱连年,百姓也不至如此。

    梁王冠清皱眉,看来齐乐侯只顾自己享乐的美誉不假,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