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终章(二)-《三国之九原虓虎》
第(2/3)页
“咱们说完了礼尚往来,朕再跟尔等说说仁恕之道。子曰‘以德服人’,什么是以德服人呢?当初朕在剿灭乌桓之时,乌桓老老实实的投降了朕,这样一来,这些乌桓族人便都成了朕的子民,这时候再宽恕他们,那就挑不出什么毛病了。”
吕布身后的贾诩满脸黑线,以德服人还能这么解释?真是长见识了。
以德服人明明出自于《孟子·公孙丑》:“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但坏就坏在这句话的“力不赡也”,吕布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倒也解释的通。
力不赡也,说白了就是打不过,所以口服心不服。
吕布的想法就是,老子不仅要让你口服,还得打到你全身都服!
就在这时,吕布接着说到:“朕心里也明白,尔等中的有些人可能会想,朕是个穷兵黔武、好大喜功的帝王,不拿将士们的性命当回事。许多文臣都盼着朕做一个明君、仁君。仁义之道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这仁,并非适用于所有人。”
“比如说匈奴,比如说先前的鲜卑,你能对他们讲究‘仁’么?只怕你愿意讲,他们也未必愿意听。孔圣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话什么意思呢?孔圣人这话的意思便是夷狄即使有国君,但不明礼义,还不如即便国君亡了但仍保有礼义的诸夏。”
“还有这么一句话,叫作‘戎狄人面兽心,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吕布接着说到。
听了吕布的话,一旁的贾诩又懵了,先前那句自己倒是听过,但这句话是哪个爹说的?
若是得知了贾诩的心理活动,吕布定会哑然失笑,这话贾诩没听过是正常的,因为这话出自唐太宗!
吕布的确是穿越者,但贾诩并不是,所以没听过这话一点也不奇怪。
“所以说嘛,仁义道德是一定要讲的,但这讲仁却得有个范围,大明的百姓自然属于这个范围之内。但未经教化的戎狄,这仁就用不着跟他们讲了。当然了,也不能一辈子都不对他们讲,等到他们受了教化,彻底融入了大明、成为了大明的子民后,这仁才能对他们讲。”吕布开口道。
“至于如何让他们接受教化,成为大明的子民,这个重任便得落在尔等的肩上了。先给朕狠狠的打,只有他们打的心服口服了,才能叫他们更好更快的接受教化,融入我大明!”吕布杀气腾腾道。
“谨遵陛下圣谕!”如同打了鸡血般的众将士齐齐喝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