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124章 离开,阿墨的身世-《猎户家的小悍妻》


    第(1/3)页

    第124章  离开,阿墨的身世

    广聚轩门前,排满了马车,车上摆着的是这一路上颜家人游玩买回来的东西,白掌柜正在指挥着大家把东西搬到车上。

    颜老夫人坐在广聚轩的雅间里,看着外面的太阳越升越高,眉心紧蹙:“乔妹还没有来?”

    “没有。”颜夫人摇摇头:“许是她忙,会晚点来。”

    颜钰君坐在一旁,闷不吭声,不搭话。

    倒是颜钰语很是失落:“顾姑娘帮了我好几次,我本来想着今天要是能见到她,定要跟她好好说说话,她都好久没有来咱们这里了。”

    颜钰语一开始也看不起顾南乔,但是最后却被顾南乔给吸引,现在甚至成为了她的迷妹。

    她还准备了礼物,想要在离开时送给她。

    京城离邻水县千山万水,今日一别,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所以颜老夫人和颜夫人是真的想要再见顾南乔一命。

    毕竟顾南乔救了颜老夫人好几次。

    救命之恩,可不是一点点礼物就能抵消的。

    “君丫头,你不是跟乔妹关系挺好的吗?怎么最近也没见你们来往?”颜老夫人是何等聪明的人,目光灼灼的看着颜钰君,似乎早已经知道了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颜钰君抿了抿唇,苦涩道:“我跟顾南乔已经闹掰了,她不会来了。”

    “闹掰?你们前几天不是还去了灵澜寺玩吗?”颜夫人看着她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颜钰君你给我说清楚。”

    颜夫人从来没有这样连名带姓的喊颜钰君,不是喊她名字就是喊她丫头,现在被颜夫人这么一喊,颜钰君自己都给愣了愣。

    “娘?”颜钰君讶异抬头,眼底弥漫着浓浓的恨意:“娘,您是不是见到了顾南乔,然后就嫌弃女儿了?”

    “你这是什么话?你是我女儿,我怎么会嫌弃你?”颜夫人皱眉:“你以前明明不是这个样子的,怎么好端端的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颜钰君以前开朗活泼,对待身边的人都极好,犹记得前段时间颜钰君还是小孩儿性子,现在的她跟以前的她,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最近颜钰君可以说是很难过,从武宁州府回来时就已经很闷闷不乐了。

    毕竟她当初去武宁州府为的就是裴长泾。

    见是见到了。

    却没有机会跟他接触,别说说话了,连打招呼的时间裴长泾都没有给她。

    最后一天她离开时,看到裴长泾跟刘月慕在宝月楼前说着什么,刘月慕眉开眼笑,裴长泾温柔的与之交谈,俊男美女站在一起的画面,深深刺激了她。

    以前她能对自己说,就算刘月慕家世比她好又能如何,还不是没入裴长泾的眼,可那天,他们站在一起,是那么的般配,他们脸上都带着笑意,望着对方的眼眸,都流露出了几许的情谊。

    回到了邻水县,颜钰君整个人都因为最后出城时看到的那一幕揪心不已、郁郁寡欢。

    谁知道这个时候有人给她送来了一张纸条,说是顾南乔也见过了裴长泾,而且两人私交甚好。

    一开始颜钰君以为这是谁的恶作剧,没有在意,谁知道就在她心情不好去茶馆喝茶听戏的时候,遇到了那位红衣女子。

    她也没说什么,不过是说宝月楼那次的事情,告诉她顾南乔去后面说是办手续,其实就是去见了裴长泾,而且裴长泾对她另眼相看。

    颜钰君不相信,可女子说了,要是不信的话,她们可以打赌,裴长泾不出三天就会来邻水县。

    三天之后,裴长泾果然来了邻水县,他什么地方也没有去,独独光顾了百味斋。

    这怎么能不令她生气呢?

    饶是如此,她也没有完全相信女子的话,直到那一天,顾南乔来了广聚轩,她试探的问了一句,可偏偏顾南乔说不熟,只见过两次面。

    颜钰君那时候还是有点相信顾南乔的,直到看到他们在茶楼底下交谈。

    看到裴长泾喜笑颜开的跟了上去,虽然没听到他们之间说了什么,但是如果真如顾南乔所言不熟悉的话,裴长泾又怎么会跟着她走?

    先入为主的观念,让颜钰君感觉顾南乔背叛了她们的友谊,那天去灵澜寺,也不过是红衣女子挑拨而已。

    红衣女子希望她把顾南乔约出来,然后再要了她的命。

    颜钰君虽然恨顾南乔瞒着她这些事情,也恨她跟裴长泾走太近,但是却没有想过要顾南乔的命。

    人是约出来了,但是几次三番都下不了手,最后眼睁睁的看着顾南乔离开。

    红衣女子很生气,怒斥了她好几次,可她依旧是不为所动。

    心里嫉妒着顾南乔,但是她却做不出伤害她性命的事情。

    最后红衣女子生气的拂袖离去,而她也失魂落魄的回来了。

    今天她就要离开邻水县了,从此以后山高水远,永不相见。

    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娘,我跟顾南乔闹掰了,以后你们都不许在我面前提她,如果你们舍不得她,想要去找她,除非我死了。”颜钰君丢下这句话,哭着离开了。

    留下颜老夫人和颜夫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她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颜钰语也被吓到了,坐在一边,不敢吱声。

    颜老夫人有心想要去找顾南乔了解情况,可今天是他们说好的回京的好日子,出门时间至关重要,不能随意更改,所以颜老夫人也只能留下了一封信还有一叠厚厚的银票,让白掌柜转交给顾南乔。

    不管顾南乔和颜钰君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顾南乔救了她一命,自该有所表示。

    颜家人离开邻水县,这就代表着皇上他们也应该是启程回京了。

    蒲家村

    墨家书房,墨玉珩手里拿着一张信筏,上面写着皇上这一路上的所作所为。

    看完后,墨玉珩不自觉的双拳紧握,眼眸里流露出一丝煞气,这个皇帝,还真是胡作非为、胆大妄为!

    大齐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北边的辽国虎视眈眈,西北的楚国也不是省油的灯。

    这几年大齐风不调雨不顺,受苦的也都是老百姓,每年赋税严重,这些税款却没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反倒是被这个昏君用于个人挥霍了。

    去年秋天下江南,这一路上从北方走到了南方,这一路上的费用,粗粗略算了一笔,就达到了三百万两白银,老皇帝来这里走一遭,还带回去了十几个妃子。

    墨玉珩摇头,心里如同揣着一块大石头,沉甸甸。

    再这样下去,大齐和辽国还没有开战,怕是就已经内乱不断了。

    比如这几年匪患众多,这些匪患又是从哪里来的?

    还不都是那些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了,最后无法,只能落草为寇,谋求一碗饭吃。

    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如今的大齐是一样都没有。

    “墨哥哥。”

    就在墨玉珩浑身散发着冷气的时候,门口传来了顾南乔清脆的声音,墨玉珩回过神,把信筏烧了。

    顾南乔推开门进来,闻到的就是一股烧焦的气味。

    “墨哥哥,你在书房里烧什么呢?”顾南乔手里还端着一碗福贵羹。

    福贵羹主要原料是豆腐,外加煮熟蛋黄两个,还有一点香菜。

    豆腐切成米粒样的细粒,蛋黄也切成米粒样的细粒。

    锅里放一碗水,烧沸以后放入豆腐、蛋黄,等再次煮沸时,加入盐、少许的胡椒粉,用水淀粉勾芡,淋香油、放香菜叶即可出锅。

    做法简单,这道菜口味咸鲜香滑,营养丰富。

    “不是跟你说了吗?以后少下厨,你这又是去琢磨了什么好东西?”墨玉珩看着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福贵羹,眼睛亮了亮。

    顾南乔把碗放在他面前,笑了:“我喜欢煮饭给你吃,墨哥哥,你不知道每次见你吃得开心,我就心满意足了。”

    对于做饭的人来说,只要大家对饭菜赞不绝口,一扫而空,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赞赏!

    “你每天都要给人看病,本来就很辛苦,时不时还要给我开小灶,你不累吗?”墨玉珩心疼道:“以后你就专心给人看病就好,家里的事情,交给别人。”

    “不累,做饭给你吃,是我最大的乐趣。”顾南乔笑眯眯的看着他:“尝尝,这是我刚做的福贵羹,看看合不合胃口。”

    拗不过顾南乔,墨玉珩只能端着碗,一勺一勺的吃着。

    顾南乔手艺很好,不管做什么,都很好吃,一碗福贵羹吃完了,墨玉珩还有些意犹未尽。

    “小阿乔,过几天我可能要去一趟湘江。”墨玉珩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还是没有把这件事瞒下来,偷偷溜走。

    “去湘江?你是确定了那件事吗?”顾南乔深知隔墙有耳,也只能模糊不清的问。

    墨玉珩点头:“已经确定了。”

    如果没有确定,墨玉珩也不会想着要早点去,毕竟现在去湘江是最合适,等到了六月底再去,就怕错过最佳时期。

    这是交通不便的古代,通讯全靠吼、出门全靠脚,就算他骑马去湘江,也需要十来天,可想而知,离得有多远。

    更是要早早过去提前做准备。

    “那能带我一起去吗?”顾南乔眨着眼睛道:“我除了去州府,还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呢!”

    语气充满了向往,明显很想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