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榆林独特的战略地位,城防建设自然是重中之重,明代三拓榆阳,形成了“南塔北台中古城楼骑街天下名”的城市格局。长街十里,均以石子铺路扁街宽;榆林的城墙非常坚厚,比北京的城墙还略厚一点;由于是九边重镇,将军府邸多、衙门多,规制都仿照明代北京建筑建造,加上边商富贾、手工业者云集,连铺户家宅也都是星罗棋布、鳞次栉比的四合院二进、三进、四进都有,交相勾连、庭院深深愧“小北平”的称号。 胡老虎和鲍文见军团长这么快就来看望部队,心里欢喜直接到了米脂,陪同刘一民到了榆林。 离开成都后民还是第一次见到中小城市有如此规整的建筑的,所以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塞上明珠榆林城,一大早就领着蔡中、曾中生、唐星樱、赵小曼、晶晶等人,把榆林城转了个遍,又到榆林明珠红石峡去游览。在红石峡,刘一民应胡老虎和鲍文之请,题写了“塞上明珠”、“蒙汉同源”、“还我河山”三块匾额,又题写了“母亲叫儿去扛枪,妻子送郎上战场。四万万人齐努力,团结抗日灭东洋”的短诗。 胡老虎见军团长写出如此雄壮的文字,知道军团长杀敌之心日盛,亟待上战场和日寇厮杀。就找来榆林最有名的石匠,让把刘一民的题字、题刻上石壁。 等石匠拓印好,刘一民的手迹就被在场的军团报副总编晶晶收走了,说是要回去在《战旗报》上发表。 晚上,军团文工团在榆林进行专场慰问演出,除骑兵师干部战士和榆林抗日民主政府干部外,还邀请了榆林的社会名流、工商业代表,许多市民也围在四周观看。 文工团长赵曼两次上场,一次是她的古筝弹奏《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另一次就是她的陕北民歌独唱。 令赵小曼想不到的是,的民歌演唱获得了极大成功。 此时小曼把头发已经留了起来,梳成两个长辫子,白衬衣、兰裙子,看上去清丽无比,十足一个洋学生的样子,站在台上本身就已经够吸引人了,加上战士们第一次听这么好听的艺术化了的陕北民歌,结果自然是一次次地掌声把她留在台上不让下来。《三十里铺》、《五哥放羊》、《赶牲灵》、《兰花花》、《沙梁上站个俏妹妹》,一首首民歌下来,唱得战士们如醉如痴,连围观的乡亲们都是轰然叫好。 最后,这丫脑子进水,竟然在台上说她唱的不是最好的,军团长唱的才最好,想请军团长上台和她一起合唱一首。 这下弄得刘一民下不来,现在他已经不是刚穿越那会儿了,那个时候他没有那么多想法,心情激动时可能就会唱一下。现在他身份不同,身边又有娇妻,如何会上去唱?但架不住战士们的掌声和渴盼的眼神,只好站起来,把赵小曼刚唱过的《三十里铺》又唱了一遍。 唱完刚坐下,身边的蔡中和曾中生就把他拉了起来,因为战士们的掌声一直不停。 刘一民无奈,只好再唱。但唱什么呢?想了想这里与鄂尔多斯相邻,蒙汉人民交往频繁,榆林城里就有许多蒙古族同胞,不如就唱蒙古长调。于是,刘一民亮开嗓子,唱起了蒙古长调《走马》、《走势强劲的马》、《金色圣山》。 这一唱,震惊全场,充满磁性、浑厚无比的男高音在夜空里飘荡,赵小曼不由自主地随着旋律舞动起来,舞姿曼妙,眼波流光溢彩。围观人群中的蒙古同胞,不少人也原地跳了起来。 唱完,两个身穿蒙古族服装的老者带着九个身穿民族盛装的少女分开众人,走到刘一民面前他敬献哈达。称他是草原雄鹰、蒙古歌王。 刘一民见两位老者情真意切,连忙躬身致谢,又唱了一首《下马酒歌》。两个老者和九个少女伴着歌声,就在刘一民面前跳起了舞蹈,全场气氛达到了**。 慰问演出结束后,鲍文对刘一民说:“军团长,你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那两个蒙古老者,就是这榆林地面上蒙族同胞的领头人去一直别别扭扭的,想不到你这歌声一唱会全消。这以后我们的工作就好做了。” 胡老虎也是激动的直搓手,追着刘一民问:“军团长,你还有多少好东西没教给我们啊?怎么每次见面你都有新鲜玩意儿,好像就是一个藏宝库一样,随便拿出来一样都震惊全场。” 刘一民踢他一脚:“少胡咧咧回去睡觉吧,明天还有重要任务呢!” 回到住处星樱低声埋怨他不该出风头,虽然起到了团结蒙族同胞的作用,但却让赵小曼越陷越深,傻子都能看出来她的心思,在她心里,你就是她的三哥哥、五哥哥等着老天开眼呢!本来说好带她出来是让她散心,回去好早点帮她找一个理想对象这一唱,不是让她不能自拔么?这下好了光是她自己坚决不找对象,也不会有人再主动追求她了不知道她心里有人啊? 说的刘一民心里愧疚,暗骂自己傻、笨、憨!简直愚蠢到姥姥家了! 第二天,刘一民将警卫一营、文工团和汽车留在榆林,连唐星樱都不让跟着去,让胡老虎带一个骑兵营护送自己和沈谦一一行去神木县找煤矿。 胡老虎害怕出事,这地方靠近蒙古草原,时常有成股的马贼出现,就多了个心眼,带了一个团的骑兵,一个营先行出发,一个营随军团长 一个营殿后接应。 出榆林往北,人烟开始稀少,一直到神木南部,虽然还是窑洞,一派陕北风情,但很远才能见到一个村子,十分荒凉。 好在神木是老根据地,34年刘志丹就在这里建立了政权,刘一民自己倒是对安全问题不怎么担心。加上他身手好,巴不得有哪个马贼不长眼,送上门来让他试试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