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五章 攻占石门(五)-《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2/3)页

    云盘山的日军只有一个中队,要是八路军没有炮兵团和飞雷炮团的话,1小鬼子还可以依据环形工事固守,说不定还能打退教二旅几次进攻。要知道,历史上百团大战第三阶段进行的关家垴之战,日军冈崎大队劲人就是依托高地环形工事,抗击了彭老总亲自指挥的八路军三个旅两个团两万大军的围攻,八路军血战两昼夜,在日军援军抵达的情况下不得不撤围。可惜,现在不是历史上,云盘山也没有关家垴那种险要地形。日军这个中队注定是要全军覆灭的。

    炮击开始的时候,新四团三营一连长滕新星就率全连向云盘山上发起了攻击。

    滕新星自从在去年小年夜突击陇海路之战中负伤后,在教二旅野战医院躺了足足三个月。这三个月中,滕新星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对付日军的环形工事问题。因为小鬼子的土木技术很先进,环形工事内修有猫耳洞,可以躲避炮击,和我军构筑防炮洞异曲同工。思来想去,滕新星觉得对付日军环形工事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能把重炮炮弹准确地扩进鬼子的环形工事内,炸塌日军的猫耳洞。另一个就是比速度,

    在炮击开始前就〖运〗动部队,炮击开始后步兵随即发起攻击,等炮火一延伸,部队就接近日军环形工事田米以内,集中投手榴弹,用手榴弹杀伤环形工事内的日军,或者是打压藏在猫耳洞的日军不能出来,为我军突进环形工事争取时间。

    滕新星把自己的思考写成了一篇短文,名字叫“环形工事突击战法”发表在抗大一分校主办的《八路军战术》杂志上。刘一民看后,还专门给滕新星写了封信,称赞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优秀的步兵连长。

    攻击发起前,滕新星把全连集中起来,把自己的作战方案给战士们讲了一遍。滕新星的要求是,提前〖运〗动接敌,在我军炮火覆盖的时候发起攻击,在炮火延伸时必须〖运〗动鬼子环形工事50米以内。此时,全连集中投弹,谁要是把手榴弹扔不进环形工事内,就立马去火力支援营搬运炮弹,三连不要象娘们一样的战士。占领日军第一道环形工事后,要对躲在猫耳洞里的鬼子实施清楚,用火箭筒和他们说话。然后全连迅速向第二道环形工事发起攻击。直至攻上山顶,把军旗插上云盘山。

    滕新星率领三连在炮火掩护下向云盘山快速〖运〗动,战士们三个人一组,头顶门板,门板上铺黄土作伪装,在夜sè掩护下,一直mō到了云台山脚。小鬼子火力侦察的时候,子弹打在门板上面的黄土上,扑扑簌簌直响。几个战士被击中,鲜血和黄土混在一起,凝成了血块。

    炮兵开炮了,滕新星扔掉了头顶上的木板,命令全连快速前进。

    在他的左右两翼,是一营的一连、二连。在他们的身后,是教四团团长张民生亲自率领的火力支援营。

    这个时候正是我军炮火覆盖的时候,随时都可能发生误伤。但是,为了一战解决云盘山守军,滕新星顾不了这么多,他也相信我军的步炮协同战术,自己一马当先,率领全连快速接敌。

    主力部队战场〖运〗动,那是讲战术动作的。

    要是刘一民这个时候在这里观看教四团的接敌动作,一定会欣喜不已。在通道时他传授的战术动作,现在已经被战士们运用的炉火纯青,比后世电影上战争片里的战场〖运〗动实用多了。

    在八路军炮火延伸的时候,滕新星率领三连已经〖运〗动到日军第一道环形工事三十米了。好个老八路滕新星,大喝一声“投手榴弹”手一扬,一枚手榴弹就扔进了小鬼子的环形工事。

    早在红七军团的时候,刘一民对主力部队的要求就是手榴弹要能扔到60米远,为此各部队都把强化体能训练列为日常训练的主要科目之一。教二旅是我军主力中的主力,区区三十米距离,对战士们来说那是小菜一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