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禹闻言,抬手一指,龙宫中龙伯高手中土珠一闪,便到了二人身前,指着这东西,大禹说道 “此物是息壤,也不是息壤!二关通过者,吾予其的是此物凝结的一点息壤金属液质罢了,虽称息壤,却只有锻造兵器之用,神能大减,不会给世间造成大乱!至于三关通过者,因为已经明白了息壤本质,不会导致此物失控,犯下大错,是以吾予其的,是这珠子的一半!为大地息壤!” 陈云静静听着,想到神兵位面中流传的言论,介绍息壤不过是液态金属,不过拥有遇水即硬,比钢铁还强的异能,心中一哂,果然有多大眼界,看到的东西便有多广。闻得大禹最后所说大地息壤四字,他微微悸动,息壤二字前为何要加大地两字,难道还有原因? 继续听下去,大禹说道: “息壤者,造化之物!吾手中息壤不过大地精华与造化精神的产物,虽称息壤,却不具造化之能,所以只为大地息壤!然息壤终究是息壤,是以吾言,此物是息壤,亦非息壤!” “大地息壤虽不如真物,但其神异也不可小觑,若是落入有心人手中,必经酿成祸患,是以吾当年治水后,召集臣工,收集天下散落的大地息壤,最终合成这枚大地珠!因吾要离开此界,便将此珠置于东海龙王处,与他合力布下考验禁法,若无守护神龙指引,便不能接受考验,得到此珠!” “置于外界传言,不过以讹传讹罢了,千百代人过去了,历史又有几分真实!” 最后一句大禹却是感慨不已,似乎回忆起什么,陈云并未在意,古往今来,再辉煌的经历也会被时间冲刷,历史不过后人书写,真理也只是凡人所思,哪能一成不变! 不过对于大禹所言离开此界,陈云却是动了心思,不迟疑,请教道: “敢问禹王,此界之外,又有何物?我曾听大神罗刹与蚩尤言,此界之外似乎另有他界,难道是仙界?亦或是佛家所言恒河世界?” 大禹对此,笑了笑,抬手又是一指,二人身前,多出大片绚烂神光,其中水波一闪,便演化出种种微妙,或点或球,或面或线,不一而足,其中事物缓慢运转着,一种磅礴大气,宏大无比的气息传遍整个水殿,陈云只是望了一眼,便觉念头疲累,双目金星乱闪,一股久违的酣睡之意升起,不过当他心中一松时,顿觉不对,猛然燃烧一枚念头水晶,清醒之感洗涤周身,恢复本来。 惊异的以余光扫了扫神光演化图像,陈云问道: “这是何物?我只见了一眼,便生出疲累之感,甚至影响到内心,如若警觉的快,只怕单单一幅图像,便能令我重伤!” 大禹颔首解释道: “这是记载此界周遭三千世界的图录,其中牵扯到世界运行规则,非金仙功行不能观眼参悟,你只是微微受到影响,并未受伤,可见功行甚厚,日后进入超脱,自可凭着今日一眼,得入此界之外的世界一游!” 陈云这才点头,原来是位面图录,难怪我只看了一眼,便受到这般影响,不过此次观看一眼,却受益无穷,只待以后超凡脱俗,他自能借此推演位面运行规则,其中受益之处,非言语能描述。 整顿衣容,陈云朝大禹一拜,这显示位面图录的恩情已经不能用言语在说清了,若是大禹要他上刀山走上一圈,他也会眉都不皱的去经历一遍,武者不愧己心,如此大恩,不知如何才能还得上,好在有主神为后盾,陈云自不担心没有换上恩情的一日。 大禹坦然受之,而后大笑一声:日后有缘再见,神光一闪,陈云已然出了水殿,在龙宫广场处出现,心中感慨大禹对规则领悟实非自己能想象,一点分神也有此实力,头顶涟漪渐起,一枚土珠落下,却是大地息壤! 此珠比之前所见小上一号,想来应该是大禹将原珠分成两半所至,将大地珠收入空间,此时暂且不急参悟其中蕴藏规则,感到道中央大殿内传出浩大波动,陈云心中一动,看来小金龙接受东海龙王传承还未结束,将身一晃,化作青烟进入了那座挂着龙王殿的中央大殿,只见内中水意弥漫,四壁全作碧水颜色,殿内有四根丈许粗玉柱,宛若碧水穹顶上空,透下一道星光,将整座大殿笼罩。 内殿两旁无甚东西,想必是之前神龙已经清理过了,千丈碧玉地面尽头,有一张九丈宽,四丈四寸高的龙王宝座,宝座由玉石雕成,浑然一体,外有万龙,内有四条真龙,个个惟妙惟肖,不需注意,便散发着浑然天成的霸道龙威,而此时,宝座上方悬立一块印玺,真龙为纽,四周印刻龙文,印玺下方,有三个篆文大字,篆龙玺! 篆龙玺看不出是何颜色,一会是碧水,一会是玄黑,似乎天下所有水色都在其中,一道分不清颜色的水光落下,形成光幕,光幕中有一条铜棍粗细的金色小龙不断游荡,不时肉眼可见的水色光点钻入金龙身体,令其壮大。水幕旁,神龙龙伯高微微眨眼向陈云示意,陈云点头表示明白,微微看了一会,念头探出,与龙伯高神念连接上,他问道: “小金接受传承还要几天?看它现在模样,似乎可无限壮大形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