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百密一疏-《我欲扬明》


    第(2/3)页

    圣眷终归还是未减半分,吕芳激动地应了一声头谢恩之后就往外走,不过人还未出东暖阁的门,就听到黄锦在外面奏道:“奴婢黄锦奏报主子,夏老先生写贴子求见主子。”

    朱厚熜笑着说:“看来夏言也不笨嘛!晓得来探探朕的口风了。”

    吕芳提醒他说:“奴婢多嘴说上一句,此事毕竟涉及夏老先生多位门生,最好还是交由他自家处置较为相宜……”

    “这是自然,朕又何尝不想一床锦被遮过了,给朕和夏阁老都留点面子啊!”朱厚熜拿起赵鼎等人的那道奏疏,随手扔在了字纸篓里,笑骂了一句:“这些腐儒也想学自己的后生小辈,哼,他们想青史留名,朕偏不如他们的心愿,骂朕的机会还是留给海瑞。”

    吕芳晓得主子又被底下那些不晓事理的臣子气得说起了胡话,心里叹息一声,收拾起一堆奏折告退了。

    果如朱厚熜料想的那样,夏言写贴子求见正是为了窥测圣意。

    听高拱禀报了赵鼎等人之事之后,他当场就气得脸sè惨白,几乎昏厥过去,多亏多年来读圣贤书养xìng炼气的功夫才强自保持着镇定。打发走了高拱,他刚要命人去翰林院召挑头上疏的赵鼎来见他,却听到书办进来禀报说翰林院修撰赵鼎求见。

    对于这位被自己亲点为状元的门生,夏言一直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一方面非常赏识他的才华,也喜欢他那江南世家子弟风神飘逸的才子作风;但另一方面,对他却不象对高拱那样格外垂青并大力提携,究其根源,大概是因为赵鼎不但与他的死对头、议礼派领袖、前任首辅张熜张孚敬是浙江永嘉(温州)同乡,其父还与张熜同为正德十六年进士,两家一直过从甚密的原因。

    不过此刻,他对赵鼎的赏识已经变成了极度的反感。因此,赵鼎进来叩头拜见之后,他只吩咐他坐下,却不命人上茶,屏退了书办之后,板着脸问道:“你为何事要见本辅?”

    赵鼎乃是“天下第一人”的状元,生就一颗玲珑剔透心,一听恩师的语气不善,便知道是高拱将此事禀报了恩师,心里暗骂一声“卑鄙”,但在恩师首辅咄咄逼人的目光下,满腔的激愤和为天下士子请命的雄心顿时就泄了,躲开夏言那灼人的目光,小声说道:“门生给恩师送一道本子来。”

    “什么本子?”

    “恩师看过便知。”赵鼎说着便将一具本章呈给了夏言。

    夏言接过本子却并不打开,焦急地问:“本子递进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