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恩泽普惠(一)-《我欲扬明》


    第(2/3)页

    “回皇上,天子检阅六军,依国朝规制,获罪从征之人不得参与。臣这两rì安排他去辎重营清理去年帐目,点查所余粮秣辎重了。”高拱试探着说:“可要臣传他过来见驾?”

    “这……”朱厚熜犹豫了。说心里话,到明朝之后,除了张居正之外,他最想见的人就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海瑞海刚峰,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可以坦然地去见张居正,却一直怕见到海瑞,尤其是海瑞并不赞同他一力推行的新政,更让他多了几分顾虑几分胆怯……

    见皇上犹豫,高拱忙说:“是臣虑事不周。海瑞因妄议国政、辱骂严阁老而获罪,皇上若是召见他,传了出去恐怕严阁老颜面上挂不住,此刻不见也好

    高拱帮他找到了逃避的借口,正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的朱厚熜松了一口气,点点头说:“是这个理!国朝变乱频仍,朕如今还多有倚重严嵩之处,不能寒了他的心。你且告诉海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成大器,就得忍人之所不能忍!让他好生在军中历练,朕没有忘了他这个海瑞海刚峰,还指望着他移孝做忠呢!”

    “臣遵旨。”

    朱厚熜想了一想,又说:“你再告诉他,我大明军中众位将士,虽未曾习学过诗书,受教于孔孟,但都是忠勇爱国的热血男儿,他倘若心里还有朕,便不能持才傲物,藐视同僚,闲暇之时可帮着军中袍泽写封家书,以慰老母幼子思念之情;cāo练之余,还可教弟兄们读书认字,孔子曰‘有教无类’,既然身为圣贤门徒,就该将国朝斯文种子普及众生。朝廷rì后要革新武将诠选任用之制,从行伍之中简拔有功之士充掖军旅,能识文断字是首要条件,北宋狄青由一名黥面罪卒而成一代名相,焉知我大明军中便寻不出一个狄青?”

    这已不仅仅是给海瑞的圣训了,高拱那样聪慧之人怎能听不出弦外之音,忙说:“皇上圣心远虑,臣谨领圣谕,效法兵工总署怀柔铁厂之例,在军中开办夜校,教军卒读书认字。”

    “此事只是朕的一个想法,还未考虑周全,倒也不必急于一时,如今首要之务还是平定江南叛乱,还是让弟兄们加紧cāo练,以备朝廷用兵江南。待国家安定之后,再徐图推行即可。”朱厚熜说:“你方才说到严嵩,朕又想起了一个人,便是你的恩师首辅夏言。自议礼而始,朕与他相知也近二十年了,君臣相济,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今rì当朝大员俱都在此,却惟独只缺他一人,朕心里也颇不好受……”

    高拱不明白皇上为何突然提到恩师夏言,也不敢随便说话,只得垂手屏息,恭谨肃穆地站在那里,静听皇上的下文。

    朱厚熜紧紧地盯着高拱,缓缓地说:“有些话只怕在你心里盘旋了许多时rì,只是怕朕恼怒,不敢说出来而已。朕知道你难,也不怪你。其实普天之下,谁都知道新政是朕的主意,夏阁老替朕背了黑锅。可如今这种情势,他若复出任职,非但江南谋逆倡乱的那帮藩王宗室、勋贵大臣更有了借口,只怕朝廷诸位臣工也会有所非议,只能再委屈他一段时rì了。”

    鞑靼兴师犯境,围困京师,两军大战正酣之时,京城又出了薛林义、陈以勤谋逆之事,盛怒之下的朱厚熜责令首辅夏言回府养病,其实还存了一份保护他的心思,即是要起用严嵩主持与鞑靼议和之事,由严嵩承担朝野士林清议的诘难,待风头过去之后,还要将他起复,仍由他秉持国事,推行新政。可是,江南那些藩王宗室、勋贵大臣又趁机谋反叛乱,就使得问题变得异常复杂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