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营中骚乱-《我欲扬明》


    第(1/3)页

    高拱之于戚继光,不但有举荐之恩,更有半师半友的情分受其影响,戚继光对吕芳这样的阉寺内官也颇不以为然,却不曾想今rì与张茂争执不下之时,竟得了吕芳的支持,而且那样举重若轻,一语道破其中关窍,令众人都说不出话来,心里不禁对那个平rì里不显山不水的“内相”有刮目相看之感。但同时,却对监军杨博不免产生了几分怨气:若非他的阻挠,只消强令中军炮营对着徐州城上的法坛开上一炮,厌胜之说便不攻自破,哪有这后来许多之事得罪了张茂,个人进退事小,连累营团军全军受其刁难,就绝不能等闲视之了。因此,也不顾杨博几次想开口与他说话,打马就朝着营团军大营飞奔而去。

    在兵部武丫、职方司任职多年,杨博天天与武人边将打交道,对他们的心思了如指掌,自然知道戚继光为何如此立功心切╠╠当初俞大猷率军南下,朝中多有大员质疑戚继光年纪太轻,资历太浅,不足以独掌一军。皇上玩了个文字游戏,让俞大猷仍挂名营团军指挥使,由戚继光以副使暂代其职,这才平息了朝廷大臣的哓哓众口。戚继光既感怀浩荡圣恩,又感到压力很大,rìrì夜夜忙于督率全军cāo练。此番营团军作为全军先锋,他更是恨不得立时就踏破徐州城,以赫赫战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可惜“东风不与周郎便”,一个杂毛老道装神弄鬼,竟吓得中军炮营不敢放炮,营团军第一战就折损了数千人,却连城墙也未能登上,让戚继光在全军面前颜面尽失。这口恶气,他如何能咽得下去?遂摇头苦笑一声,也不计较他的轻慢,跟在他身后策马回营。

    两人一前一后回到大营,却见营门口围了一大堆的人,吵吵嚷嚷闹个不停。越过人头看过去,只见人群之中,前军统领曹闻道提着腰刀,正对中军统领曾望怒目而视;而曾望虽面红耳赤地辩说着什么,但也连刀带鞘擎在手中,做格挡招架之状,大概是因曹闻道手中有刀,他也不敢不防。

    战事不顺,军中两员大将又私自殴斗,戚继光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厉声喝道:“谁在营中喧哗?”

    戚继光为人冷峻,不苟言笑,加之治军甚严,令出如山,连曹闻道和曾望这两个职位与他相差不多,年齿却比他要大过不少的人对他也是毕恭毕敬,听到他的声音,赶紧扔掉腰刀围作一团的兵士也慌忙朝两边散开,一齐跪了下来。

    戚继光指着曹闻道和曾望,喝道:“给我将此二人拿下,先打二十军棍所有在场者一律受杖一十,由各营召集部众,军前施刑”

    紧随其后的杨博虽说调任营团军监军时rì不久,却也知道自俞大猷、戚继光之下,曹闻道和曾望并称营团军双雄,在军中颇负盛名,而且都身居统领之位,执掌一军,公开受杖恐伤其颜面,忙叫道:“将军且慢”

    又是这个讨厌的家伙来横插一杠戚继光负气地说:“杨大人,末将如此处置是否妥当,请大人示下”

    “军中殴斗,理应受罚,将军如此处置自是妥当。不过,我大明有律法在,寻常百姓也需三推六问方能定罪论刑,何况是我军中大将。”杨博从旁劝说道:“两位将军缘何起了争执,是否该问个究竟再论刑罚为好?”

    戚继光心中冷笑一声:败坏军规就应受到惩罚,还需要论个是非曲直吗?真是一个书生而且,曹闻道这个莽夫闹事的理由还用问吗?定是战事不顺,心里积压了一肚子的火气无处发泄,遇到曾望说上两句风凉话就爆发了出来;要不就是不满战事正酣之时突然鸣金收兵,便要寻衅滋事。追问下去,保不准火爆脾气的曹闻道会当众说出什么难听的话,岂不是自取其辱?

    但杨博身为监军,有决断之权,却很客气地跟他商量,大庭广众之下戚继光也不能不给杨博面子,便喝问道:“曹闻道,你为何要对袍泽兵戈相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