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文武交心-《我欲扬明》


    第(2/3)页

    戚继光热烈地反驳道:“惟约兄这么说便不对了高大人是一心为了朝廷为了皇上之人,你惟约兄也是一心为了朝廷为了皇上之人,任凭旁人说三道四,皇上心如明镜,必不会厚此薄彼。”

    接着,他又补充说:“或许惟约兄还不知道,你也是早就简在帝心之人。我曾听镇抚司大太保杨尚贤杨大人说起过,你在我营团军入城平定薛陈二逆当夜恪尽职守,意yù杀身成仁,皇上闻之也感慨不已,更对你有颇多褒美之辞

    提起那夜之事,杨博也不免有几分得意:“在我大明官场,镇抚司的招牌不管用,大概还是头一遭。”随即他又叹了口气:“不过,因杨某一时难辩真伪,累及数名锦衣卫军校无辜殒命,他们都是对皇上忠贞不二之人,至今思之,仍不胜内疚之至……”

    戚继光安慰他说:“事发突然,有所误会也是在所难免,惟约兄不必过于自责。镇抚司上下人等对你可是钦佩不已,大太保杨大人每每提到你的大名也是赞不绝口。他rì回京,我为你们引见引见。”

    见杨博兴趣缺缺的样子,戚继光知道,朝廷许多正臣清流都将锦衣卫与太监视同一类,认为他们是皇家鹰犬,平rì也是敬鬼神而远之,不愿与之多来往,便又换了一种说法:“不是我自夸,皇上一向对我营团军倚若泰山,这监军之任,可不是谁都能做的。如今既许惟约兄执掌我军,足见惟约兄已简在帝心。如今又有了督率我军平叛战功,rì后封疆入阁,犹如探囊取物。”

    杨博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说了或许你也不信,我大明科甲正途出身的文官,人人都想封疆入阁,可我却不那样想。平生皆被读书误,投笔从戎才是我的志向所在,皇上如今给我这个效命疆场的机会,我便已经心满意足了。”

    如此矫情的说法,戚继光自然是不信的,不过也不好当面置疑,便说:“你我不便上疏举荐林将军,你可有把握说服张老公帅、吕公公上这道疏?”

    “把握倒谈不上,不过你我联名呈上这份战报,或许张老公帅和吕公公也不会不给我营团军这个面子。”杨博从袍袖之中掏出一纸文书:“这是方才等待你们入城之际,我草就的一份战报,请过目。”

    戚继光惊叹道:“惟约兄真有倚马可待的捷才啊”接过了那份战报。才看了两行,他便惊讶地抬起头来看着杨博。见杨博拈着颌下胡须含笑不语,他才又收回了疑惑的眼神,继续看了起来。

    原来,在这份战报之上,杨博首推中军大帅张茂、监军吕芳运筹帷幄之功;其次便大书中军炮营倾力襄助,连只在城外安营扎寨,而根本没有参战的其他各军也提到了,说他们“声威震天,敌军望之丧胆”,对于血战半rì终于攻破城头,进而一举拿下徐州的营团军只以三言两语略略叙述了攻城经过,并未大加渲染战事之惨烈,将士之奋勇。如此一反常态的战报,出自两榜进士出身,又久在兵部任职的杨博之手,岂能不让他疑惑不解?

    因是匆匆草就,这份战报很简短,加之具体的战果还未统计出来,上面留了不少空白之处,戚继光很快就看完了。不过,当他将文书递还给杨博之时,脸上已写满了钦佩之sè。

    杨博微微一笑:“元敬,你既然没有异议,那就由你当面向张老公帅、吕公公奏报吧”说着,将那份没有写完的战报撕得粉碎。

    戚继光忙说:“惟约兄身为监军,负节制全军之责,戚某安敢违制僭越”

    “你我之间,就不必计较这么多了。”杨博揶揄戚继光道:“我可不比你戚元敬那般胆sè过人,当面直言要弹劾张老公帅张老公帅年纪大了,有了这份战报,或许就能忘却昨rì之事。”

    戚继光这才明白,杨博的一片苦心全是为了弥补自己昨rì放言要弹劾张茂的过失,感慨道:“惟约兄高义,戚某愧不敢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