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整军契机-《我欲扬明》
第(2/3)页
吕芳的密报所奏之事很简单:营团军第一rì攻城,徐州叛军作法厌胜,中军炮营不敢发炮,导致营团军前军攻城未果,伤亡惨重。戚继光怒斩炮营队官有名马忠者,并与主帅张茂发生争执,被自己劝止。营团军遥祭阵亡将士,全军将士群情激愤,遂以前军、中军为主力,全军协同,立誓拿下徐州城云云。
由于吕芳只陈述事实,没有加以任何评论,更未臧否任何一位当事人,因此密报并不长,用的也都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三位阁老很快便都传看完毕。由于不知道皇上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谁也不敢随便开口,将密报恭送到御案上之后,一时都沉默了下来。
朱厚?不得不点名了:“严阁老是首揆,内阁的当家人,对此有什么看法?”
严嵩道:“回皇上,叛军披猖,行此狂悖荒谬之事,着实可恨可笑;王师上膺天命,下顺民心,更托皇上齐天洪福,是故能一鼓而克坚城、破逆贼。有此大捷,江南诸省指rì可定,天下昌平亦未远矣”
朱厚?不置可否地又点名:“李阁老分管军务,对此有什么看法?”
颂圣的话已经被严嵩抢着说了,李chūn芳只好换了个角度,说:“杀伐果敢,执法如山,戚继光有大将之才j上慧眼识英,乃大明社稷之幸,万民之福”
朱厚?还是面无表情地继续点名:“徐阁老怎么看?”
徐阶也只能再换个角度:“逆贼愚顽,竟妄图以方士邪术厌胜御制神炮,足见其辜恩背主,逆天行事,上苍已夺其魂魄,败亡覆灭顷刻即至惟是中军炮营诸人竟也信此邪说,未免可惜可叹。臣以为应以广兴教育、开启民智为重,以圣人之道、先哲之言教而化之,导其向善之心,消其桀骜之志,如此则天下清平、盛世可期”
朱厚?微微地摇了摇头,三位阁员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接着,又听到朱厚?说:“你们说的都不错,却不是朕今rì要与你们商议之事。”三人更加惶恐,慌忙起身,一边说:“臣等颟顸愚钝……”一边就要跪下请罪。朱厚?摆了摆手:“是朕这个题目出得不着边际,也怪不得你们。你们可曾看到吕芳的奏报之上出了几个中军?各军都沿袭旧制,分为中军和前后左右各军,说起来竟是什么前军的中军、中军的前军,岂不拗口?还有武将的官秩,同样是指挥使,还要分个都指挥使、卫指挥使和京卫指挥使,都指挥使是正二品,卫指挥使和京卫指挥使却是正三品,岂不混乱?”
严嵩等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皇上要对大明军制动刀子了
他们猜得不错,朱厚?已经为此动了几年的心思了,终于被他逮着了机会
自从穿越到了明朝,朱厚?就想效法其他穿越大大开疆拓土,成就一番伟业,小rì本自然是不能留的;还有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联军一个也不能饶放;还有美国╠╠哦,美国就算了,印第安人和中国人一样,也是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兄弟,甚至比中国人还要惨,被杀得没剩下几个了……
可是,当他兴致勃勃地命令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点验全国兵马之后才知道,明朝实行军户卫所制,全国有两百三十万军户,应有两百三十万的常备军,可是各地卫所军卒或逃散或被军官充做苦役,导致全军武备废弛,战力低下,别说是开疆拓土,守土保境都不堪其用他本想借点验全国兵马之机,撤裁整合缺编在半数以上的卫所,抽调各撤裁卫所jīng壮部卒在京师编练新军,时任内阁首辅的夏言声称“卫所军制乃是皇朝祖宗成法,贸然撤裁恐引起军队混乱。而时下嘉靖新政刚刚开始,宗室勋贵、官绅士子怨气很大,在这种朝局激荡、人心惶惶之时,军队一定不能乱。”苦苦劝阻了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