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六军夺帅-《我欲扬明》
第(2/3)页
“不敢在下正是谢九,”面对四周逼近的刀枪,谢宇翔毫无惧sè:“大同之乱得平,上托皇上洪福齐天,下赖我大明军将天良未丧忠心不泯,还有高四哥及大同李玉亭李将军旧部忠勇虎贲之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下不过附人骥尾,岂敢贪天之功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在下今rì前来,还请何将军追效大同之例……”
“住口”何勇声嘶力竭地说:“何某世代便在江防军供职,嘉靖初年,何某以弱冠之年袭职正千户,蒙诚意刘伯与龚大帅悉心栽培并不次拔擢,如今更许以二品总兵之衔职掌一军之众,两位大人待我可谓恩重如山,我岂能做此不仁不义之事”
“将军……”谢宇翔和何勇身边的几位亲信偏裨将佐同时叫了一声,却都又停住了,互相看了看,那几位军将尴尬地冲着谢宇翔笑了笑,将身子朝人群背后躲去谢宇翔也报以微微一笑,接着对何勇继续说道:“将军所言自是不差,但依在下看来,将军从祖上起便承袭军职,可谓世受皇恩,皆是我大明的职官,从来吃的都是朝廷的俸禄,不是他刘计成、龚延平两位逆贼家中的饭食,将军岂能耽于小义而失了大节再者,谋逆可是灭门的罪,朝廷数十万大军已杀过江来,不rì便可直下南都,剿平叛乱。将军莫非就不念及手下这众多袍泽全家老小的xìng命,决意要为那帮乱臣贼子殉葬于此吗?”
何勇沉默了一下子,突然说:“中军韩将军与本将军不同,他是刘计成的家生奴才,又是龚延平的门生故旧。你方才说,他已决意率军起事了,想必是为谋刺龚大帅而编出的诳语吧?”
“不敢欺瞒将军。巡江船队起事投诚之后,中军已被火封寨门,不能出战,我们也就懒得再去管他。至于右军,则是由我镇抚司老十一段双城专司负责,具体情形如何,在下也不知道。”谢宇翔说:“不过,依在下之见,对将军来说,他两军愿否起事都无甚打紧,甚或两军一意孤行,负隅顽抗,只怕对贵军还要好些。话丑了些,还请将军三思而复三思。”
又沉默了许久,何勇慨然长叹一声:“诚意刘伯和龚大帅待我恩重如山,我……我不该负他……”
周围的裨将军校脸上都变了颜sè,只有谢宇翔仍看着何勇,含笑不语。
何勇突然提高了声调:“可是,九爷说的对n某是大明的军人、朝廷的职官,不是他刘计成、龚延平两位逆贼的奴才,不能耽于小义而失了忠孝之大节我决意率军起事,投效朝廷诸位弟兄,可愿与我一同举事?”
左军的列位军将一齐喊了起来:“愿为朝廷效死”
龚延平的那些随扈亲兵纵然不情不愿,但在周围诸人的怒视之下,也只好都跪了下来:“愿为朝廷效死”
“鸣金收兵,全军摆出香案,以迎王师”何勇吩咐完毕,冲着谢宇翔抱拳:“九爷请随我到帐中宽坐,一俟王师进抵本寨,何某便自缚出迎,还请九爷代为引见。”
话虽说的很客气,用意却显然是要将自己扣为人质,但谢宇翔知道,龚延平一死,江防军左军上至指挥使何勇,下到偏裨牙将和寻常兵士,都是兵无斗志,将无战心,也不会再做出什么狂悖造逆之事,便向何勇还礼道:“皇上早有恩旨,首恶必除,胁从不问。将军能感怀忠义,幡然悔悟,自缚便不必了,约束贵部立刻收兵罢战,安守水旱两寨。只要防备镇江城中叛军趁乱袭击,协助王师安全登临南岸,将军便是立下了社稷之功。张老公帅、陈老侯帅并吕公公诸人也自会上奏朝廷,为将军请功的。”
按照新明朝廷原定的战守方略,江防诸事由诚意伯刘计成麾下的江防军专司负责,但或许是担心江防军的战力不足以抗衡数十万平叛军,也或许是勋臣贵戚们彼此之间也互不放心,靖难军撤回江南之后,总领南都军务的魏国公徐弘君就毫不客气地命江防军让长江锁钥之地镇江,改由靖难军驻防,并在长江南岸各处战略要地和镇江至南京之间部署了五十万大军,苦心打造了一道长江防线。情势如此危殆,刘计成也顾不得计较徐弘君强占江防军的固有地盘。谢宇翔的提议可谓万无一失。
何勇连连点头,不歇气地发出一道道将令,调集自己麾下的陆战军卒驻守寨外各处咽喉要地,并让人将安放在旱寨之中的火炮对准了镇江方向;随即想了一想,又派人向中军方向也放了jǐng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