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天听若雷-《我欲扬明》


    第(2/3)页

    待张居正站了起来之后,朱厚?从案头的一叠奏疏中拿了一份出来:“看看这个。”

    看那题本的规格制式,张居正就知道,这是当朝一品大员的奏疏,忙双手接了过来,只见封面上写着“揭贴”二字,他慌忙说:“皇上,此乃大臣密奏之疏,微臣不敢与闻。”

    朱厚?开玩笑说:“朕原本也不打算给你看的,看在你给朕送了两锭金元宝的份上,就不妨让你看上一看。无功不受禄嘛”

    尽管不合朝廷规制,但张居正也不敢违抗圣谕,便打开了那份揭贴,严嵩那一笔风神飘逸的字便映入眼帘:“臣昨rì归家,申时许,有翰林院庶吉士张居正到臣之私邸……”

    张居正一阵眩晕:自己是五rì前去拜谒严嵩,次rì严嵩便呈奏了皇上;也就是说,皇上早就知道了此事而自己却一直瞻前顾后,犹犹豫豫,直到今rì才陈奏皇上。欺君之罪,罪无可逭啊

    他惊恐地抬起眼帘,想偷眼看一看皇上的表情,却不曾想皇上正在注视着自己,两人目光对了个正着。正视天颜,又是一大罪过,张居正吓得一激灵,赶紧收回了视线。

    兴许是猜到了他的恐惧,朱厚?笑道:“紧张什么?朕要治你的罪,也等不到今rì。”

    张居正这才意识到,其实皇上不但早就知道了此事,也已经早就原谅了自己的罪过,心里不胜感激,也稍稍安定了一点,便老老实实地继续看严嵩的密疏。

    严嵩陈奏的正是张居正密谒自己,求自己举荐何心隐和初幼嘉二人之事,一问一答都详尽确实,言辞之中还对张居正广学博识颇多赞誉。可是,在奏疏的最后,严嵩说:“臣以为,张居正为国举贤之心可嘉,关说人情之事不可不察。故臣恳请皇上命其退出机枢密勿之地,仍回翰林院为庶吉士,安心钻研朝章国典,储才养望,rì后为朝廷所大用,则臣之幸甚,张居正之幸甚,我大明之幸甚”

    看完之后,张居正心里百感交际,一时怔怔地僵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朱厚?说:“严阁老的揭贴所陈事实经过,与你的题本并无差异,只是未曾陈奏两锭银子一转手就变成了金子之事,这是为何?”

    张居正赶紧收敛心神,略一思量,应道:“回皇上,微臣冒昧猜测,兴许严阁老并不知晓此事……”

    朱厚?点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的。论严阁老的身份,大概不会做出这等点银成金之事,自然也不必为你避讳。你为求得入府一见,不得不奉上门敬行贿门房,这算不得什么,朕闻说相府的规矩大,朝廷侍郎一级的官员,还有外省的督抚进京,要想登严家的门,也得奉上门敬。可是,严世蕃一个堂堂四品大员,却要反过来行贿于你这个尚未实授官职的庶吉士,这又是为何?或许朕的话说的有点过头,大概不能说他向你行贿,只是向你赔罪而已,可严世蕃却不是那样能礼贤下士、闻过即改之人,为何他却要高看你一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