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龙颜大怒-《我欲扬明》
第(2/3)页
严嵩和徐阶同时叩头下去:“皇上求治之志、恤民之心,感天泣地”
“不”朱厚?再次怒吼道:“是昏天黑地,昏天黑地朕躬德薄,一至于斯……”
徐阶突然抬起头来,大声打断了朱厚?的话:“皇上错了”
回到明朝,还从未有人敢公开指责自己错了,朱厚?立刻将一道凌厉的目光投到了徐阶的身上,厉声说:“朕错在哪里了?发生这种惨绝人寰之事,莫非你们这些内阁辅弼重臣还要说朕是尧舜之君,说我大明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这邪,朕听够了”
徐阶不顾礼仪地直视天颜,说:“嘉靖二十二年二月二十四rì早朝,皇上与满朝文武集议推行新政之大计,言及上年冬天陕西通省并山东几个州县都未下雪之时,曾与诸臣说过,九州之大,水旱无时不有尚书》有云,‘三年丰,三年歉,六年一小灾,十二年一大灾。’天象自尧舜之时便是如此,丰年存粮备荒,欠年赈济灾民是君父与诸臣不可推卸之责任。莫非皇上竟忘了吗?”
被徐阶抢了风头,严嵩略微有些不快,忙说道:“上苍不悯人主之心,自古使然,即便尧舜禹汤之时,亦不能使上苍垂怜,于九州万方处处恩泽以丰沛之雨,浩荡以和煦之chūn风,这也正是上苍yù使皇上知晓‘为君不易’这一千古不移之理的良苦用心。皇上膺天命为九州共主,肩上担着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且不必因一州数县受灾而如此自责,更不必因之郁结于心,以致圣体违和,震动天下……”
见皇上似乎不为自己的劝慰所动,严嵩又试探着说:“再者,莱州灾情只是杨继盛的一面之词,是否属实还尚未可知……”
没想到,这句话却触了皇上的眉头,朱厚?立刻厉声打断了他的话:“朕相信杨继盛”
他看着两位内阁辅臣,冷笑着说:“你严嵩会说些好听的话来骗朕;还有你徐阶,也会说些违心的话来骗朕,可杨继盛不会敢给朕呈上这副《流民图》的人,不会骗朕,永远都不会骗朕”
两位内阁辅臣闻言都是一震,想到这几年里秉承圣意,一力推行新政,招惹了朝野士林多少非议和责难,如今却得了皇上那样的评价,都是悲从心来,哽咽着说:“臣等受皇上社稷之托,却不能佐君治平,与民安乐,有辱圣心厚望,恳请皇上革去臣等本兼各职以谢天下……”
也不知是两位内阁辅臣说的那样悲凄,引得朱厚?也为之心软,还是方才的一阵发泄耗尽了力气,他无力地坐回到了躺椅上,喘着粗气说:“或许朕话说的重了点。请罪的话就不必说了,如今也不是你们给朕撂挑子的时候,都把帽子戴上,起来吧。”
等严嵩和徐阶都站了起来,朱厚?说:“先贤有云,王者以百姓为天。苍天就是我大明的百姓,朕只有为百姓谋造了福祉,苍天才会还恩于朕,出了这种奇惨祸变,也是苍天示jǐng,告诫朕做的还不够,这是朕的责任,你们也不必惶恐。不过,朕把九州国运、亿兆民生都托付给你们这些内阁辅臣,莱州之事该如何处置,内阁得赶紧拿出章程来。”
严嵩赶紧躬身应道:“臣立刻派人彻查……”
“彻查?一来二去至少也得三两个月,等你把事情查清楚了,朕的子民也都饿死了”朱厚?冷冷地说:“杨继盛都知道当务之急不是彻查事件、追究责任,而是从速赈灾,救民水火你这个内阁首辅竟没有这点爱民之心?”
“是臣未将详情奏明皇上,其实不必派员远赴山东。”严嵩赶紧说:“据臣方才询问杨继盛,他起初跟随时任翰林院编修彭时亨赴山东宣讲国朝农务善政之时,便已得知莱州之事。本yù上书,为彭时亨所劝阻。山东之事,责问彭时亨大抵便能知道实情。”
朱厚?问道:“是不是因宣讲国朝农务善政有功,今年年初由马阁老举荐刚刚升为修撰的那个彭时亨?”
皇上如此心细如发,连一个小小的编修升修撰都记在心里,还能记得是马宪成举荐,严嵩心里不由得一喜,表面上却不动声sè地应道:“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