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缁铢必较-《我欲扬明》


    第(2/3)页

    川崎正诚说:“五峰先生,话也不能这么说啊贵国如今废弛海禁,许开海市,五峰先生为何还要怕贵国巡防官军的查验?不就是因为洋枪生意见不得光吗?我们要上下打点,也是这个原因啊……”

    似乎觉得他说的有几分道理,汪直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摆摆手,说:“也罢,既然你川崎先生开了口,汪某也不能不给几分面子。如今对付李光头和南蛮人是头等大事,赶走了他们,rì后有的是银子赚。洋枪至多不过一年十万两银子的生意,我汪直还真没把它放在心上。就请说个数吧”

    川崎正诚翘起了四根手指,试探着说:“这样分润如何?”

    汪直立刻又将脸沉了下来,冷哼一声,不接腔。

    “那么,三成五?”

    汪直还是冷哼一声,仍不接腔。

    川崎正诚愁眉苦脸地说:“确实不能再少了。五峰先生,那样的东西从江户运到各地,要过许多关卡,就算是能夹带在我们的货物之中,也不能不防着查验啊若是被那些眼馋的大名借口违背将军的禁令给没收了,我们不是就都血本无归了吗?”

    汪直冷冷地说:“血本无归的是我,不是你们那些大名眼馋的是我的洋枪,谁会为了那几匹丝绸、几件瓷器就得罪你们这些巨商大贾,还有你川崎先生这位手眼通天的御家人?真跟你们翻了脸,都不到他们的领地做生意,他们从哪里收榷税养武士?兴许生计都成了问题”

    见汪直说的如此一针见血,川崎正诚尴尬地笑道:“话也不能这么说。生逢乱世,谁知道有没有那种不讲规矩的大名?贵国不是有句话,叫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吗?”

    汪直又皱着眉头想了一想,说:“说真的,养了那么多人和那么多条船,我实在是难做啊不过,话说到这个份上,我若是再不让步,就不够朋友了。二成五,一口价。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算了。你们不赶海,但我们赶海的人都要在你们手上讨生活,你们也该知道,南洋那边风向不利,每年十一月份才能启程,来回一趟要大半年时间。可回程就到了七、八月份,每年六至八月恰逢贵国的台风季,我的船队无法成行,还得歇下来躲风,算下来要花去整整一年时间。还不如专一往来于贵我两国之间,两年少说能跑三趟,何必为那区区十万两银子的生意耽搁一年的时间?”

    川崎正诚等人心说这个汪老板五峰先生看来真的是两年多没有来rì本了,根本就不知道如今的情势,那些战国大名们打得是越来越热闹,洋枪简直供不应求,连rì本工匠仿制的劣等铁炮也能卖个好价钱,哪里只是十万两银子的生意?不过,他们可不会主动去点破,相互对视了一眼,都微微一点头,表示他们愿意接受汪直提出的分润二成五的方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