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坚强后盾-《我欲扬明》


    第(2/3)页

    汪直望着铁青着脸的斋藤道三,又笑道:“或许殿下这七位大将学的都是万人敌,不屑与我的三位随从角力决胜;又或许殿下帐下有jīng兵逾万,更不必劳动七位大将亲自动手不过,汪某手下虽只有区区三千之众,洋枪也只有一千来支,为汪某报仇或许力有不逮,但帮着将军殿下讨伐叛逆,或是帮着那古野城的织田信秀城主一雪前耻,应该还是多多少少有点用处的吧何况,殿下真的愿用自家连同帐下七位大将的xìng命与我这个商人和三位随从一决生死?就不怕两败俱伤之后,被人坐收渔翁之利?”

    诚如汪直所言,三千久为海匪的虎狼之众,一千支洋枪,夺取一国领地或许有些困难,但已经足以左右两国之间的胜负,自己若是轻举妄动,只怕真应了中国那句俗话“偷鸡不成,反折了一把米”而且,汪直背后毕竟还有幕府将军义辉殿下和管领细川信元大人的暗中支持,只是为了不让他把洋枪卖给自己的对头,就要将他斩在美浓,似乎在义辉殿下和细川大人那边也交代不过去……

    斋藤道三的脸sè立刻缓和了,露出了chūn风一般的笑容:“汪先生这是什么话?好端端地谈生意,却说这个”

    汪直脸上也露出了chūn风一般的笑容:“殿下有所不知,做我们这行的,风险太大,干什么事情都得预留后手,否则的话,保不准哪一天就让人给黑吃黑了”

    “凭你汪先生与鄙人的关系,美浓一国就没有人敢对你不敬即便是什么尾张、三河,若是对你不敬,鄙人也要倾美浓举国之师伐之,为你报仇雪恨”

    “嘿嘿,汪某在此谢过殿下的浓情厚谊了。”汪直对着一直站在座下,死死地盯着斋藤道三的张明远和董远靖二人说:“你们为何不在自己位子上安坐就食,却象个木头似地站在那里?还不快快退下”

    “慢着”斋藤道三说:“汪先生手下的这两位武士想必是贵国的武术高手吧?可否令他们解下佩刀供鄙人一观?”

    斋藤道三的这个要求十分过分,显然是要解除汪直随从侍卫的武装,若是再起歹意,后果便不堪设想,汪直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却见镇抚司五太保张明远飞快地眨了一下眼睛,他立刻会过意来,说道:“解下你们的佩刀,呈给殿下一观。”

    张明远和董远靖二人毫不犹豫地解下了腰间的佩刀,弯下腰去,将长刀双手举过了头顶。

    斋藤道三的一位家臣走上前来,从张明远和董远靖二人的手中拿过佩刀,呈递给了斋藤道三。

    果然不出斋藤道三的预料,这位大明海商汪先生的两名随从所佩之刀,竟都是有名的村正打刀。与其他的名刀一样,两柄村正打刀的刀柄上缠绕着细细密密的鱼皮和丝线,中间露出一排黄金制成的装饰花纹,刀背上雕刻着jīng美的图形,刀刃上冒着森森寒气,一出鞘便反shè出耀眼的冷光,仿佛暗夜中流星一闪而过。显然,有名的刀中王者村正家族的一流工匠在制作这把刀之时,已经将自己的灵魂孕育其中,成为了这把刀的守护神。

    刀是武士的象征,代表着武士的勇气和力量。武士家的男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使用刀,年满五岁之后,就扔掉手中的竹制或木制的玩具刀,开始佩带没有开刃的真刀,而在此时,他便已经具有了武士的身份。从此,不带上刀这个身份的象征,他便不会踏出家门一步。到了十五岁行过成年礼,年轻的武士被允许佩带锋利的刀,zì yóu行动。此时,刀又被赋予了忠诚和名誉的含义,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就寝,只要不带在身上,那就一定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以便在出现紧急状态的第一时间,武士可以拿起这个最忠实的伙伴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