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指点迷津(二)-《我欲扬明》
第(2/3)页
“拿着这张银票,他们凭什么给兑付现银?”
“回皇上,出票人在宝源号事先存有款项,开出的银票等若支款凭信,持票人拿到银号,朝奉剥开银票,验对藏在其中的密押,确认无误之后便给支银。”
朱厚熜点点头:“这么说,你在宝源号有存银十万喽?”
贺兰石心中“咯噔”一下,难道自己成了“怀璧其罪”的楚人?忙说:“微臣不敢欺瞒皇上,宝源号是微臣家的祖业。不过,微臣辱蒙皇上恩典,许以大同市舶副使之职之后,就专一为皇上尽忠,为朝廷效力,宝源号已交由舍弟掌管,若非有事,平rì也从不与来往,更没有银钱来往。”
“呵呵,yù盖弥彰。没有银钱来往,凭什么就能随意支取十万现银?开个玩笑而已,不必跪了。”朱厚熜抬手阻止了又要下跪请罪的贺兰石,问道:“你家的宝源号是个什么样的店铺,为何可以兑付银子?”
“回皇上,太祖高皇帝立国之初,只许用钱、钞;至正统年间,朝廷废弛用银之禁,官商百姓平rì开销,既可用钱、钞,亦可用银,也可用黄金。金银钱钞混用,加之银论成sè、钱分好劣,使用起来极不方便。鄙家先祖就开了宝源号,专司金银钱钞之间的兑换。宝源号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钱铺,历经几代人苦心经营,生意rì渐兴隆,才有了今rì之规模。”
“如今的宝源号已成了厩第一大银号,大概也就不只是专司金银钱钞之间的兑换了吧?”
“皇上睿智。宝源号如今的主业还是银钱兑换,也兼营存款、放款和汇兑。”
“存款、放款朕大致还明白一点,惟是这个汇兑,到底是何意思?”
贺兰石刚要回答,朱厚熜却又摆了摆手,说:“这是你家的祖业,你贺兰石自然答得出来,朕来考考他们。叔大”
张居正忙应道:“臣在。”
“朕知道你对历朝历代的钱法做过一番研究,你来给朕说说,贺兰石所说的‘汇兑’,究竟是何意思。”
“是,皇上。”张居正侃侃而谈:“汇兑始于盛唐,叫做飞钱,又名便换。唐时各道地方衙门都在厩设有进奏院,专司与朝廷公文往来,各军、使亦然。各道商人在决售货物之后,若是不愿或无力携带所获现钱返乡,可交于本道进奏院,由进奏院开出票券,各持一半。商人返乡之后到有司衙门合券核对,如若无误,即可领回现钱。因只是票券往来,现钱跨地交割,是曰飞钱。不独各道进奏院经营飞钱汇兑,朝廷户部、度支、盐铁等衙门,以及在各道有联号或有生意往来的巨商大贾也经营此业。”
“张太岳毕竟是张太岳,这么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言简意赅,足见你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朱厚熜称赞一句之后,又问道:“这么做有何好处?”
“回皇上,飞钱既避免了商人携带现钱长途跋涉的风险,各道上缴朝廷的赋税收入也可就在厩以商人寄存的现钱交割,减少了各道运钱进京的麻烦,一举两得,是以又名便换。我朝各大钱庄、银号开出的银票,就等若唐时的飞钱。官民商户存银于钱庄、银号,无论身在何处,开出银票,持票人便可到钱庄、银号兑换现银。只要钱庄、银号信誉卓著,见票即付,他们的银票便等若现银,能通行天下。贺兰石家的宝源号便是如此。”
朱厚熜将目光投向了贺兰石:“贺兰石,张太岳的解说可准确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