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柔中有刚-《我欲扬明》
第(2/3)页
原来那位翁吉亦惕部的布赫沁还是个三项全能选手,朱厚熜更感兴趣了,从身旁的严世蕃那里要过了望远镜,搜寻着那位翁吉亦惕部的布赫沁的身影。
果然,那位翁吉亦惕部的布赫沁来到了设在那达慕会场一角的shè箭场,准备参加shè箭比赛。
听俺答介绍,shè箭比赛分静shè、骑shè、远shè三种静shè时,shè手立地,放箭shè向箭靶,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骑shè时,shè手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远shè则是由shè手自定箭靶距离,以shè中靶心且shè程远者为胜。shè箭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自备马匹和弓箭都可报名参加,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shè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不管是防备外敌侵略或野兽袭击畜群,还是靠剽掠或狩猎维持生活,蒙古人依靠的就是手中的弓箭,草原上的男人,无论老幼,个个都是神箭手,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因此,shè箭比赛最能体现蒙古各部的军事实力,因而也是明朝君臣最关注的比赛项目。但是,考虑到不能保证那些本该shè向靶心的利箭会不会突然改变方向,镇抚司坚决反对皇上和各位文臣武将离开贵宾观礼台到赛场中去,他们只能借助望远镜来观看比赛。饶是如此,那一支支shè中靶心的利箭仍让他们心惊不已,尤其是俞大猷,脸sè越来越凝重,就象那些利箭shè中的不是靶心,而是他麾下将士的身体一样。
兴许是刚才的摔跤比赛中,明朝君臣都旗帜鲜明地站在了翁吉亦惕部的一边,为那位翁吉亦惕部的布赫沁获胜而欢呼,使扎答阑部的汗王合撒尔大为不满,此刻他见到明朝君臣那样专注而紧张的神sè,觉得十分解恨,就笑着说:“陛下,我曾听说过一个笑话,不知陛下想不想听听?”
朱厚熜以为他是觉得无聊,想说点轻松的话题,就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说:“哦,且说来听听。”
合撒尔捋着胡须,笑着说:“这个笑话是说贵中有一位大将,领兵打仗陷入重围,正在惶恐惧怕,束手无策之时,突然有一位神明现身相助,使他从敌人重围之中逃了出来。事后那位将军感激不尽,请教那位神明是何方神圣,为何要搭救自己。那位神明说自己是垛子神,因感谢那位将军从来没有shè中过自己一箭,所以在将军危难之时才现身相救,以示报答……”
说到这里,合撒尔越发狂妄地大笑起来:“哈哈哈,陛下觉得这个笑话好笑不好笑?”
如此恶毒的笑话,再加上那刺耳的笑声,简直就象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明朝君臣的脸上,众人都勃然变sè,俞大猷和杨尚贤、谢宇翔等人的手立刻按在了腰间的兵刃之上;而合撒尔的几名亲卫也同样握住了腰刀的刀柄,眼看一场流血冲突一触即发。
朱厚熜到草原做这些天里,类似这样的语言挑衅遇到了好几次,别说是草原上土默特部之下,实力数一数二的扎答阑部,就算是如今已成了自己大舅子的亦不刺,当初也以翁吉亦惕部人不过万人、兵不过数千的本钱,就敢来挑战大明天威和自己这个明朝皇帝的忍耐度,让他实在不胜其烦,更痛恨这些家伙都没有俺答那样明白事理。但是,他还是不想放弃争取两族和平的机会,就用严厉的眼神阻止了俞大猷等人做出进一步激烈的反应,然后平静地说:“合撒尔汗王说的不错,我们汉人确实不象你们蒙古人那样,人人都擅长骑shè之术。但是,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汉人同样有你们蒙古人无法企及的优势。比如说,我们的将士不擅shè箭,我们就大力发展火器,给将士们换装上火器以弥补远程攻击力的不足。我们汉人有句话,叫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嘛”
扎答阑部没有参加俺答的军事同盟,也没有参加嘉靖二十三年北厩下那长烈的战斗,朱厚熜担心合撒尔那个蛮夷酋首不见得能听得出来自己平静的话语之中隐含的强硬态度,还以为自己是示弱服软。这些头脑简单的家伙,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驴子于是,他又看着合撒尔,撂下了一句狠话:“汗王rì后若有兴趣,不妨聚齐贵部人马,约定时rì,与我大明兵马会猎于野,看看我们汉人的火器能否敌得过贵部勇士的弓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