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借助钟馗-《我欲扬明》
第(2/3)页
赵鼎咬咬牙,老老实实地说:“微臣派家人去接拙荆的途中,让他折到苏州,对齐知府言说了高大人等诸位钦差已大驾光降松江一事微臣以为,苏州白卯河与松江吴淞江一样,有多处河堤毁于今年这场端午汛,治河之事亦是不容忽视,建议他早做谋划,待诸位钦差巡视苏州之时好当面呈报,奏请王先生恩准。此外并无其他言语,更未泄露圣驾行藏……”
松江府开衙放告,原本就是朱厚熜给赵鼎出的主意;因此,当他听闻锦衣卫奏报,言说苏州也这么做之后,就料定是赵鼎给齐汉生出的主意。天下人皆知赵鼎与齐汉生之间关系非同寻常,对于这锈建官僚之间的朋党习气,朱厚熜尽管深恶痛绝,却也无能为力,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赵鼎能坦然承认自己确实曾派人去找过齐汉生,让他有些意外,随即就明白这既是赵鼎为人坦荡,又是出于对自己的一片忠心,便笑着打断了赵鼎的话:“呵呵,你这么说,就显得yù盖弥彰了。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你们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探花,都可谓是冠绝一时的才子,自然能听得出弦外之音。更何况你们还相交十年,又曾几度赴难,心意相通也在情理之中。”
皇上这么说,显然是并不相信他的辩白,赵鼎忙匍匐在地上:“王先生,罪臣委实不曾让齐知府开衙放告,请王先生明察……”
“起来吧。”朱厚熜说:“你们既是同年,又是多年的同僚,彼此之间还有过命的交情,无论你有没有给他出过主意,朕都不会责罚你,更不会因此治你的罪。不过,齐汉生这个开衙放告的做法可并不高明啊他在苏州放告一rì,前来投状的百姓寥寥无几,不得不灰溜溜地偃旗息鼓。为要打鬼,借助钟馗,看来得你这个英俊潇洒的钟馗去苏州走一趟了。”
赵鼎还在错愕之间,朱厚熜又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你把府里的要紧差事交代一下,带上那个王用汲,明rì一早我们就动身前往苏州。”
苏松两府虽说毗邻,一来二去少说也要三天时间。且不说赵鼎已经被皇上抓住了把柄,便不敢再去淌这汪浑水;如今松江的事情也是千头万绪,繁杂无比,一是灾民借粮的约书今rì刚刚签了,下一步就要赶紧组织那些滞留在松江府的各县灾民返乡赶种桑棉;二是此前开衙放告之后,赵鼎以松江知府衙门的名义张贴告示,勒令那些夺民田产的乡宦士绅退田,可那些乡宦士绅仰仗自己有钱有势,朝中还有人撑腰,压根没有把小小的松江府衙的告示放在眼里,三rì过去还不见动静,少不得要再敲打敲打那些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家伙。因此,赵鼎实在不想跟着一起到苏州去。但是,皇上已经发话,他又怎敢推辞?
次rì一早,朱厚熜带着高拱、张居正及赵鼎、王用汲等人,在镇抚司三位太保的护卫下出了松江,直奔苏州而去。赵鼎见着此前随行护驾的镇抚司九太保谢宇翔不见了,随行校尉也少了几个,料想已经先期前往苏州,心中更是为齐汉生捏了一把汗。只是一路上,皇上一直与他纵论开办作坊织造丝绸棉布诸事,兴致勃勃,谈笑风生,让他又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又是风驰电掣一般赶路,到苏州才是下午时分,一行人进了城门。因苏州地处通衢要道,时常有朝廷大员的轿马仪仗前呼后拥地穿街过市,道也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不过,令赵鼎诧异的是,他们却不去官驿下榻,径直还要往城里走。正在疑惑之中,一旁的高拱轻轻扯了扯身上的衣衫,他立刻明白过来,皇上这是要到苏州织造局下榻。
透过车窗的帘子,赵鼎看见车马到了一处僻静的巷口,大概是苏州织造局的后门。
象织造局这样的内廷衙门,规制不比苏州知府衙门低,无论前门后门,应该都有兵士把守,戒备森严。不过今rì兴许是早就得了消息,只有两名身穿布衣的人守在门口,见到他们一大票人车马辚辚地过来,既不言声,又不见礼,径直就大开后门,引领车马进去,却不去大堂,也不去厅,一直走到了内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