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强援出手-《我欲扬明》
第(2/3)页
看来人胸口的补子,竟是一只大熊罴,这是五品武职的标志,那么,他口里所说的“大人”,一定位高职显。于元忠终于清醒了,问道:“你是――”
那名校尉倨傲地说:“兵部的。”
原来,高镇东和谢宇翔两人得知浙江藩台带兵前来,是要找孙嘉新的麻烦之后,就到后堂和杨尚贤与杨博两人商议。孙嘉新是皇上看好并已御口亲封为四品佥都御史的人,当然不能还未就任便让人给“黑”了。但他们若是以镇抚司的真面目示人,却又会曝露皇上行藏,就换上了武官的袍服,假扮成杨博的随从,抬出杨博的招牌,震慑浙江这些官员不要轻举妄动。
以镇抚司的身份,改扮兵部职官已是受了委屈,那名校尉的口吻恰恰象极了从“上面”来的官员对待“下面”的态度,跟方才按察使司衙门的两位千户在诸暨县衙颐指气使、嚣张跋扈是一个道理
明朝例行以文统武,按说面对职衔为正三品的一省布政使,这位五品武官该行大礼参见。但人家自报家门,原来是兵部的职官。六部是朝廷的衙门,当然要比一省的布政使衙门高出不少,于元忠也不敢挑这个理,心里更加紧张起来,忙先拱手行揖,问道:“是兵部哪位大人莅临鄙省视察?”
那名校尉这才勉强回了半礼,说道:“不是到你们浙江视察。杨大人奉旨送东海舰队出征,回程顺道来看看同年至交孙知县。”
听说来的是兵部左侍郎、明军总参谋长杨博,于元忠顿时肃然起敬,起身说道:“原来是杨大人莅临诸暨。下官理当拜见,烦请代为通禀一声。”
其实,若论品秩,一省的布政使和六部侍郎都是三品,彼此之间又无差使授派,于元忠倒也没有必要这么气。但是,杨博这几年里官运亨通,已隐隐成为继高拱、严世蕃两位天子近臣之外,大明官场上圣眷正浓、风头正劲的年轻新贵,兴许过不了两年就会升迁尚书或是外放督抚,于元忠当然不敢怠慢。
那名校尉毫不气地说:“杨大人昨夜与孙知县吃酒叙话,天明才歇着。要见,等杨大人起来之后再说吧”
于元忠不无失望地说:“杨大人辛苦,那下官就不打扰了。”
“把嗓门都小一点一路马不停蹄地从南京赶到宁波再折到这里,杨大人这些rì子也着实累了。”说完之后,那名校尉又勉强行了半礼,不等于元忠有所反应,就转身进了二堂。
“兵部的”这么一打岔,既让于元忠有了下台的台阶,更使他明白过来:孙嘉新可不是能随便欺负的软柿子――说的也是,眼前这个头发胡子花白的老家伙虽说官运不佳、仕途蹉跌,辛辛苦苦二十年至今才是一个七品知县,毕竟是两榜进士、科甲正途出身,背后有一大票的座师、同年可以引为强援,兵部杨大人专程前来诸暨看他就是明证。当真打了他,今rì之事就是个不了之局,朝廷若是追究下来,自己方才自吹自擂的“打死了你,这个罪,我还担得起”无疑是官场一大笑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