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善后之策-《我欲扬明》


    第(2/3)页

    这里除了皇上和自己父子二人,并无旁人在场,严嵩可不想‘蒙’受不白之冤,便大着胆子问道:“老臣愚钝,不知皇上所言何事。”

    “何事?”朱厚熜冷笑一声:“战报上提到他们回师途中歼灭了一支西班牙人的商船船队,究竟是怎么回事?”

    严嵩先是一怔,随即便想起来,徐海的战报上似乎确曾提及此事。先前他也没有把这个当回事,不过,此刻皇上如此恼怒,立刻使他重视了起来。毕竟是柄国多年的内阁辅弼重臣,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所在:皇上是不愿南洋再起刀兵,更担心影响每年能为朝廷赚回数百万两银子的海外贸易啊……

    想到这里,严嵩忙说:“回皇上,依老臣之愚见,与西班牙骤起纷争,委实做的十分不妥……”

    “只是不妥吗?”朱厚熜冷笑道:“朝廷已经定议要兴师伐倭,南洋那边岂能再起战端?还有,这一年多来用兵南洋,耗费国帑几百万两之多。全靠当年肃卿开办海市,引万国商人前来我大明货殖,国库方才攒下了那么一点银子。赶跑了佛朗机人,再把西班牙人也赶跑,我大明每年产的那么多丝绸、瓷器和茶叶,又卖给谁去?换不来银子,朝廷拿什么来讨伐倭寇?”

    严嵩忙奉承道:“皇上鞭辟入里……”

    朱厚熜没好气地说:“徐海是个粗鲁军汉、不晓得外夷情势,尚且情有可原。那个罗龙文是两榜进士出身,朕记得殿试时他论的还是抚寇御夷靖海之策,怎么也这么糊涂,连西班牙和佛朗机都分不清楚。分明是误伤友邦商贾船工,不思补救之策,反而居然还向朕报捷讨赏!你父子二人给朕举荐的好人才啊!”

    严氏父子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皇上是不愿惩处指挥作战的徐海,就迁怒于代撰捷报的罗龙文了!

    即便他们心中暗自替罗龙文打抱不平,却也不敢抗谏皇上处事不公、赏罚不明——徐海刚刚归顺朝廷,又曾在吕宋讨夷之战中立下卓著战功,被皇上天恩特赐镇抚司千户之职,若是惩处了他,难免有降而复叛之虞,皇上苦心谋划多年的“抚寇制夷”之靖海方略便毁于一旦,更有甚者,南洋从此便会永无宁日,更不利于开办海市、货殖万国,因此,徐海的罪过再大,皇上此时也断不能言“惩处”二字。至于罗龙文嘛,一来不过是一个区区七品经历官,朝廷数万官吏,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二来他去年密信诋毁高拱收受徐海重贿,却无意中揭出了皇上的秘密,只因为了掩人耳目,才没有下旨惩处他,但事关自己的千秋圣名,皇上岂能轻易饶放了他?这次徐海所部遭遇西班牙人船队,发生冲突,正好给了皇上杀人灭口的理由。这个理由虽然有些牵强,但他身为东海舰队经历官,既然主动请缨随徐海所部西进印度洋,便有责任约束徐海那个昔日海寇的行止。可他非但没有尽到职责,反而草拟奏疏为徐海请功,这便怪不得皇上拿他开刀了!

    于是,严嵩赶紧摘下头上的一品纱帽,跪下放在了地上,痛心疾首地说:“皇上明鉴,老臣当初举荐罗龙文入东海舰队任职,实是因其纵论抚寇制夷靖海之策确有几分可取之处,却未曾想到他不过是纸上谈兵之人,好大喜功,夸夸其谈,老臣恳请将其依律治罪。老臣荐人失当,贻误国事,也请皇上一并治罪。”

    严世蕃情知去年自己以罗龙文密信内容构陷高拱的事情终于被皇上再度翻了出来,心中更为惶恐,也慌忙跟着父亲一道,取下了头上的纱帽,跪了下来,说道:“微臣误信妖言,亵渎圣听,恳请皇上治罪。”

    盯着跪在脚下的严氏父子,朱厚熜突然笑了:“你们这是做甚?朕有说过要治罗龙文的罪吗?治了他的罪,治不治徐海的罪?数万大军鏖战一年,好不容易才稳定了南洋那边的局势,如此一来,岂不又将付诸东流?至于东楼所说的‘误信妖言,亵渎圣听’,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去年你密奏之事,朕说过不予追究,难道会食言而‘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