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纨绔子弟-《我欲扬明》
第(2/3)页
接着,他又对那个年长家丁说道:“你就给爷守在这里,等他们出来后跟着他们,看看到底是哪个衙‘门’的!”
那个年长家丁说:“回爷的话,小的认得那个……那个敢对爷不敬的人……”
“噢,你认得他?”严绍庭急切说道:“他是谁?”
“大概……大概是远征军的人,姓曹……”
原来,嘉靖二十三年,鞑靼围困京师,京城之中锦衣卫大帅、永安侯薛林义谋逆夺宫,御驾亲征在京城‘门’外御敌的嘉靖帝朱厚熜紧急调动俞大猷、戚继光麾下的营团军进城平‘乱’;其后,又让营团军监军高拱兼任了五城兵马司巡城御史,将保护宫禁、拱卫京城的重任‘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营团军。后来,因为时任内阁辅臣的严嵩力主与鞑靼议和,被国子监太学生们围了府邸痛骂“*****臣”,曹闻道曾奉命率部前去保护严府,还因为暗中放跑了痛殴严世蕃的监生海瑞等人,险些跟严世蕃发生冲突。那个年长家丁当年曾奉严世蕃之命殴打国子监太学生,自然见过从中横**一杠的曹闻道,也对那位敢捋自家老爷虎须的粗鲁军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严绍庭恍然大悟,恶狠狠地骂道:“难怪他们竟敢如此嚣张,明知道爷是锦衣卫的人也敢打,原来是有夏贵溪、高新郑他们这些个王八蛋在背后撑腰!走,快跟爷回家,找太老爷和老爷去!”
严绍庭虽说是个***、酒‘色’之徒,却也并不愚蠢,既然殴打自己的人不是寻常武官,而是战功赫赫的远征军大将,背后还有高拱乃至夏言撑腰,自己贸然就叫应天府来抓人,自然讨不了什么好处,还是赶紧回家去和爷爷、爹爹仔细商量出个稳妥周全的法子来,一定要置他们于死地,出一出这口恶气!
严绍庭所谓的“家”,是当今内阁首辅严嵩在留都南京的别业,坐落在城南库司坊里,当街一个派头十足的大‘门’楼,进‘门’是宽敞的天井、高大的厅堂,厅堂后面回廊曲折,‘门’户重重,园内不禁恢宏幽深,而且雕梁画柱,绣户绮窗,样样都极备‘精’巧,虽然比不上严嵩在京城的相府‘门’第那样恢宏气派,却也是个一等一的华美舒适的园林。
这里原本是南京六部一位尚书的府邸。嘉靖二十三年江南叛‘乱’,南京城遭遇叛军‘乱’兵洗劫,那位尚书连惊带吓一命呜呼。朝廷平定江南叛‘乱’之后,身为内阁首辅、礼部尚书的严嵩替那位尚书向朝廷讨了追谥,还追赠从一品少傅,恩荫一子为正六品中书舍人。这原本是皇上为了尽快安定江南‘乱’局、收拢天下文臣士人之心的一种手段,但凡没有公开从逆而又死于‘乱’兵之手的官员,都能得沐圣恩,追晋一级两级官秩。那位尚书的家人却把恩德都记在了严嵩的头上,不但送上数千两白银做谢仪;此次严嵩、严世蕃父子随从圣驾莅临南都,那位恩荫得官的尚书之子还专程找上‘门’来,非要把自家的房子半卖半送让给严家。
自嘉靖二十九年圣驾巡幸南都,迄今为止已经一年多了,虽说皇上丝毫没有流‘露’出回銮的意思,但毕竟只是临时驻跸南京,一俟京城的宫阙殿宇修葺完毕,就要起驾回京,身为内阁首辅的严嵩也一定会跟着回京。既然如此,按说不该更没有必要大肆铺张地购置别业,严嵩本意也正是这样,婉言谢绝了那位世侄的一番好意。可是,严世蕃却是天下第一等贪财好货之人,不愿意放过这个大占便宜的好机会,就力主父亲应允下来。早在十数年前入阁拜相之初,严嵩就把家业‘交’给儿子打理,自己摆出一副忠勤王事的样子朝夕在内阁当值,也就不再横加干涉。数月之前,严嵩和徐阶结为姻亲,严世蕃又把这座府邸翻修整治了一番,越发显得气派不凡。
回到家中,严绍庭问明管家,得知爷爷仍在内阁当值,不曾回府;只有父亲在家,此刻正在后院看戏,忙直奔后院而去。
第(2/3)页